新能源汽車在最近幾年特別的火,路上的綠牌電動汽車也越來越多,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國家的大力推動,特別是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購車補貼,讓很多新能源汽車以三五萬元的價格即可拿到手,這對於資金有限,但又想購買自己汽車的人多了一個選擇;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充電的費用遠遠低於就汽油的加油成本,養車成本更低。


不過很多人在各種宣傳以及補貼的誘惑之下購買了新能源汽車後卻後悔,比如我最好的一個朋友,買了吉利的帝豪,落地全部花了10萬元左右,價格不高,不過開了4年左右就賣了,之所以這樣,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續航里程

購買時,說明書上的續航里程以及銷售顧問的續航里程與實際里程相差太大,說明書上的續航里程都是實驗測試的理論里程,但是我們在實際行駛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實際續航原宣傳相差太大,比如我同事的車,當時說充滿電的情況下,續航里程最低可以達到300公里,但實際也就250+公里,特別是夏天開空調的時候,甚至兩200+都跑不到。


充電麻煩

雖然說在自己的車庫上已經有安裝了充電樁,但有時候在外臨時需要充電時,往往要繞很長一段路找充電樁,充電的便捷度上遠遠不如汽油車。現實中每次在出行之前,都要先看看剩餘的電量並規劃一下,總接來說就兩個字——心累。


電池衰退快,更換價格高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就如同我們手機的電池一樣,每多使用一次,電池量就衰退一次,隨折時間的推移,電池越來越不耐用,現實中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只能使用5年左右的時間(雖然官方的標註都是8年左右),而更換一次電池的價格基本少則三五萬,多則七八萬(不算特拉斯這種特別的),所以更換一次電池可能就去掉了一輛車一半以上的價格,這就是我同事在開了4年左右的就賣了的原因(害怕越往後,電池越不耐用,越難賣),更換電池的成本又高。

總結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趨勢,但是目前來說,新能源並不適合投放市場,一方面是其新能源汽車的整體技術並不夠完善,還存在諸多的瑕疵;另一方面路面上的充電樁太少,每次臨時要充電很麻煩。我認爲要讓新能源汽車獲得快速發展,最根本的還在於充電樁,哪天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能夠與加油站一樣這麼密集的話,再談普及新能源也維持不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