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俊彦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落叶没归根:本是徐州人,诸葛亮为何死后却选择葬在了定军山?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出生地的家乡情有独钟,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比如,历史上的袁世凯出生在河南周口项城县,却死后葬在了河南安阳洹水河畔,成为众人关注和探讨的焦点。
在中国历史上和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举足轻重的著名人物,是一位通晓天文地理,用兵如神、神鬼莫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神人,留下了“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施空城计”、“死诸葛气死活仲达”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立下遗言,要求将己埋葬于蜀地的定军山。
“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吾阴魂更自起镇之。”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谈道:在生命临终之际,诸葛亮立下遗言,交待蜀汉官员、尚书令杨仪,将自己的遗体埋葬在定军山,依山建坟。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要求自己的坟墓只需能容纳棺木,遗体只穿当时季节的衣服,无须其他的陪葬器物。
蜀后主建兴12年(公元234年)八月底,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地区,享年54岁。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因此,有人说诸葛亮的老家是河南南阳,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出生在四川成都……
在五丈原诸葛亮的祠庙中,有八个字的两块匾额,几乎概括了其一生光辉:一块上写着“南阳纯儒”,另一块上面写着“西蜀贤相”。
无论何地,但诸葛亮最后都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将自己的后事,安排于定军山呢?结合《三国演义》原著,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是定军山的风水较佳,适合埋葬。
定军山属于大巴山脉,连续不绝的大山隆起12座秀峰,如游龙戏珠,因此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
武侯墓背倚笔峰山,西南有定军山主峰吞吐呼吸,连峰横亘,壁立如屏。西北则有巴山余脉,高大雄伟,是个风水宝地。
二是诸葛亮北伐之志,至死未改
“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
这说明定军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此重要的地方,也是诸葛亮生前蜀汉讨伐曹魏的前线位置。
可诸葛亮六次北伐,均未能如愿,扫平成原,遗憾而终。
他生前忠心护治,鞠躬尽瘁治蜀,死后葬在定军山,应该有向世人表达,死后仍然护蜀的决心:虽死志犹未改。
三是保护自己的墓葬,不被盗取
据陕西省勉县县志记载:“每当月明,忽见定军山头旌旗闪烁,帐房参差。遍访实无兵至”……
诸葛亮是个出神入化的军师,对他的生前身后事,都会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三国战乱年代,成都还是对手控制的地盘,葬在家乡肯定不安全。
而定军山较大,不易被发现,能够保护自己的坟墓不被人盗取。
网络中,更多观点认为诸葛亮葬于定军山,除了该地是个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北伐曹魏的重要路线。诸葛亮更是为了表明一种态度和决心:铭记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立场,同时告诫和警醒后汉三军将士,务必居安思危,保住定军山,守好蜀汉江山。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中国通史》等;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