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春节期间或者假期中的孩子,很多原来在家一些坚持比较好的习惯,比如洗脸、刷牙、洗脚等卫生习惯,到了老家或者假期坚持不下来。平时父母说话比较有威信的结果在爷爷奶奶面前不好使了,而且会出现各种“漫天要价”或者“需求涨价”等情况,很多家长对此颇有微词,但是大多数家长还是表现出了理解和宽容。

背后的原因

如同一些服务型行业在假期涨价或者部分商品涨价的现象一样,孩子的各种需求涨价,应该都是一种通病。尤其是春节模式,爸爸妈妈要求变松,孩子对生活有了一定的期盼和要求,而是老人更是助孩子一臂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孩子出现各种“漫天要价”属于正常现象。

如何对待

假期肯定不同于平时,但是要有一定的尺度、幅度和宽度。一到了放假,生活规律完全打乱,是不可取的。孩子借假期来提高对家人的要求或者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都是“借机炒作”,特定环境下出现的特定行为。过年了,孩子平时也很辛苦,吃点好的、放松一下、玩一会儿手机都是很正常的。

类似于一些商家加收的一些服务费,也无可厚非。这既显示了对孩子的尊重,也显示了对孩子的宽容和大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宽容而不纵容

凡事都需要有一定的规矩,都有度。孩子“春节涨价”,可以宽容但不能纵容。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要不然就会出现临近开学或者开学后的阵痛期,作业没做完、生物钟混乱、起床得靠叫等等。

明确规矩

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表现?家长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并把孩子置身于有效监管之下。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有自己先做好了,要求孩子的时候才能心服口服。提出底线,不要含糊其辞,让孩子明明白白。比如假期可以比平时晚期半个小时等等,限定幅度、明确标准、亮出底线,可以有效防止孩子“漫天要价”、“坑蒙拐骗”等等。

春节是全家辞旧迎新、团聚团圆的时光,但不是纵容孩子的借口。家长应该主动应对,确保监管到位。尤其是和老人在育儿方面的观点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要碰硬。孩子很会观察大人们的脸色而加以利用。其实目的都是一个,为了孩子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