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將軍中,共有10位獨臂將軍,他們分別是:賀炳炎、彭紹輝、餘秋裏、晏福生、彭清雲、左齊、陳波、童炎生、蘇魯、廖政國。
今天所說的獨臂將軍餘秋裏,在左臂被打斷後,他在192個漫長的日夜裏,強忍着疼痛;他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還走了兩萬裏的長征路,這需要何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啊!
餘秋裏是在1929年加入了紅軍,曾在紅六軍團任軍團政治保衛隊隊長,後調入紅二軍團第6師第18團任政委,在長征,他率部的團是紅2?6軍團的前衛部隊。那麼,餘秋裏的右臂是何時受傷的?
1936年3月,紅2、6軍團爲了避開敵軍的圍追堵截,開始進入黔滇交界的烏蒙山區。3月12日,餘秋裏和團長率紅18團正按軍團總指揮部的部署向鎮雄方向開進,忽然接到賀老總的命令,要求餘秋裏率部火速前進到得章壩,截擊由得章壩前往鎮雄的敵萬耀煌縱隊。
餘秋裏和團長率部迅速前進,卻在途中與敵遭遇,經過一陣猛烈的攻擊,將敵人死死地壓制在溝底。當他和團長站在一個山坡上查看地形,選擇進攻路線時。餘秋裏發現看到對面山坡上的敵人正準備射擊,急忙站起來用左臂把團長拉倒,嘴裏喊了一聲“危險!”,話音未落,敵人一排子彈射來,擊中了餘秋裏的左臂。經過簡單包紮之後,餘秋裏繼續投入戰鬥。
戰鬥結束後,紅2、6軍團總指揮部命令紅18團撤出戰鬥。爲了掩護軍團大部隊轉移,必須要消滅對面山坡上的一股敵人。餘秋裏和團長帶領全團官兵迂迴到對面山坡上,佔領了大半個山坡,就在紅18團即將佔領全部山頭時,敵人又一梭子彈打了過來,剛好又打在了餘秋裏已經負傷的左臂上。他扭頭一看,打斷的骨頭白茬已穿出皮肉,有兩根筋已露在外面,當時就麻木了。戰鬥仍在進行,也容不得餘秋裏多想,他繼續指揮戰鬥,一直堅持到天黑,部隊安全轉移。
當紅6師政委廖漢生看到餘秋裏傷勢很重,立即把餘秋裏抬到了師衛生部,經過簡單包紮後,繼續隨部隊轉移。
餘秋裏被抬到衛生部以後,纔開始感覺他左臂的傷口疼痛難忍,有人喊他一聲,或用手指動他一下,他都感到來自傷口的疼痛。他甚至不敢張嘴說話,連喫東西只能慢嚼慢嚥,稍一不慎,傷口就鑽心似的疼。那個疼痛,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但當時的情形,根本沒有時間治療傷口,更不要做手術了,他只能拖着一隻斷臂,忍着傷口的炎症和身體的發燒,繼續行軍打仗。
當2?6軍團渡過金沙江,開始進入康藏地區後。這時擺脫了十幾萬敵軍的圍追堵截,部隊開始在中甸地區的格羅灣休整。軍團首長來看望餘秋裏,問了他的傷情後,首長對衛生部的同志說,部隊要在這裏休整一些日子,衛生部可以爲餘秋裏同志把傷口好好治一治。
但是衛生部的同志說,在過金沙江時,醫療器械全掉在江裏了。任政委很惋惜地說,又失掉了一次治療的機會。
長征仍在繼續,餘秋裏的左臂的傷口開始發炎腐爛,疼得厲害。由於沒有止痛藥,爲了止痛,有時就把受傷的左臂伸到冷水裏泡一泡。傷口怕太陽曬,一曬就火辣辣地疼,行軍時他就儘量找有蔭涼的地方走。過草地時沒有蔭涼,就準備了一把水壺和兩條毛巾,水壺裏裝滿了水,疼痛難忍時,就用涼水澆在傷口上,然後用溼毛巾敷在受傷的左臂上。自己只有一隻手,沒法擰溼毛巾,都是同志們幫着洗淨、擰乾,再敷在他的傷口上。
隨後,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餘秋裏的左臂也一直沒有時間治療,他的左手也已經變得乾燥、發黑,左臂紅腫、身體消瘦。餘秋裏說對軍團首長說,看來左手是保不住了,而且疼痛難忍,他堅決要求把左手鋸掉。
到1936年9月20日,軍團衛生部終於對餘秋裏的左臂進行了截肢手術,這時候距他左臂受傷已經過去了192天,他就這樣拖着這隻斷臂走了兩萬多里的長征路,真是太不簡單了。
失去左臂的餘秋裏後來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爲我軍中著名的獨臂將軍。
更多精彩文章: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