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洪秀全重用了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及族弟洪仁轩等人,但依然无法阻止太平天国的灭亡。这就意味着太平天国在壮大的过程中,不可能得到地主士绅阶级的支持。

在历史课本中,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学者们一度将洪秀全抬高到“农民起义先驱第一人”的高度上,连民国时期的孙中山先生都甘愿作“洪秀全第二”,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虽说,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的主因是西方列强及满清王朝的了联合剿杀,但是,洪秀全所犯下的严重错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脱离群众

其实在太平军建设初期,洪秀全还是非常贴近群众的,而这也让他总是能够及时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而做出更有利于实际情况的改变。太平军在初期横扫江南的勇气也正来源于此。不过在占领了南京之后,这种情况却得到了改变。在新鲜事物的冲击之下,洪秀全也逐渐的感受到了封建主的快乐,于是便开启了安心享乐模式。脱离群众的行为导致了洪秀全在后期做下的滔滔恶行。而其后,太平军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更是导致了其王朝的短命。

犹记得中学课本上,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历历在目。太平天国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以及法令有的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实行。有的实行起来,却毫无人性。《天朝田亩制度》中说,要“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决计无法实现,况且太平天国与清朝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分田只能搁置。为了应付军事上的开支,太平天国还要走上征粮纳税的封建老路。在制定男女关系上,王公贵族可以有大量的妻子,普通人见自己的妻子一面都难于登天。

太平天国实行的是一套完全不同于专制皇权体系的政治制度。这就意味着太平天国在壮大的过程中,不可能得到地主士绅阶级的支持。

在士绅阶级的眼中,辅佐皇帝,匡扶社稷,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而洪秀全的所谓邪教,只能将他们带入数典忘祖的深渊。

所以士绅阶级是绝对不会支持太平天国的,在太平天国壮大的过程中,地方地主士绅纷纷自发结寨自保,并组织团练和太平天国相对抗,例如曾国藩的湘军。

指导思想奇葩

封建时代的中华大地,看似改朝换代纷争不息,但其实规矩很简单:谁能尊奉儒家(保障读书人的文化垄断权力和经济特权),谁能保护地主(维持封建生产关系,将基层政治经济权力归属士绅,所谓“皇权不下乡”),那他当皇帝大家就都是认同的,无论其出身如何(朱元璋乞丐出身),无论其民族身份(满清皇帝是胡人)。

但是太平天国则很奇怪,它的指导思想是不伦不类的拜上帝教,而且统治方式极为粗暴,这就很诡谲了,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意味着它们将一文不值;而对于地主来说,这意味着其将一无所有,所以最终本来矛盾重重的封建统治集团联合对付它,最终导致失败。

尽管洪秀全重用了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及族弟洪仁轩等人,但依然无法阻止太平天国的灭亡。

再后来,洪秀全开始滥封王,就连他身边马夫、厨师也都封为王,封王者共有2700多人,结果导致王与王之间相互不买帐,各地矛盾进一步加深。

随着陈玉成于1862年被清军生擒斩杀,太平天国直线衰败。1863年,天京城外基本已被湘军攻破,李秀成劝洪秀全弃城而走,转战中原。

结果洪秀全却说有天兵神将在,不必惊恐。1864年,天京已被清军团团包围,洪秀全这时想逃也逃不出去了,年仅50岁的他知道天京破城不可避免了,于是服毒自杀。

洪秀全死后一个多月,天京城破,太平天国俘虏全部被凌迟处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