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本片的出品人麥當雄還因爲電影上映特意登門給吳錫豪賠禮道歉,吳錫豪在電影開拍之前明確說明有些片段不能拍攝,但還是出現了電影中,爲此麥當雄在文錦堂的引薦下特意包了50萬紅包給吳錫豪賠不是,當場還被吳錫豪指責說:"你拍我就拍得真實些嘛,說我是黑幫大佬,真正大佬又怎可能親自公開去搶貨呢。從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吳錫豪在香港販毒達到了30餘噸。

香港電影在90年代,曾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峯,在此期間出現了不少極具開創性的經典電影。《跛豪》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的出現是香港商業電影走向成熟的標誌。電影由麥當雄編劇,潘文傑執導,呂良偉、鄭則仕、曾江聯袂主演。以香港60-70年代販毒集團頭目,義羣龍頭吳錫豪一生經歷爲故事藍本,將舊日香江風貌影像化。

作爲本片的出品人麥當雄還因爲電影上映特意登門給吳錫豪賠禮道歉,吳錫豪在電影開拍之前明確說明有些片段不能拍攝,但還是出現了電影中,爲此麥當雄在文錦堂的引薦下特意包了50萬紅包給吳錫豪賠不是,當場還被吳錫豪指責說:"你拍我就拍得真實些嘛,說我是黑幫大佬,真正大佬又怎可能親自公開去搶貨呢?呂良偉演得根本不像我。

後來導演王晶重新啓動了《跛豪》,連同甄子丹、劉德華、鄭則仕創作出了《追龍》,票房口碑都不錯,但和呂良偉版的《跛豪》味道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追龍》的劇情更加符合內地觀衆朋友的口味,而《跛豪》作爲傳記片敘事更加真實,人物刻畫更加立體。

吳錫豪出生在廣東汕頭,1930年出生的他並沒有趕上好時候,60年代的時候全家移民了香港。說好聽了是移民,其實就是爲了逃難纔去的香港。初到香港的吳錫豪身份低微,沒有人脈。吳錫豪起初是在石硤尾開字花檔起家,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後,開始具備了一定的資金和人脈。就在這時,吳錫豪遇到了改變自己人生的一個關鍵人物,香港四大探長之一的呂樂,從而涉足毒品生意。

從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吳錫豪在香港販毒達到了30餘噸。憑着毒品生意,吳錫豪的身價倍增,一時間跌入了香港四大家族。不僅如此,吳錫豪更是香港有名的黑社會,當時香港有四大黑幫,吳錫豪就是其中之一。又有“新義安”、“福義安”、“義羣”、“敬義”等幾大分支,吳錫豪便是“義羣”的領導人。

吳錫豪之所以成功,離不開他敢打敢殺,是個不怕死的主。吳錫豪做小弟的時候就敢打敢殺,後來靠着販毒成爲了老大,從此更是天不怕地不怕,同時吳錫豪還敢於冒進,從不畏懼。從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走到了傳奇老大的位置,他的一生非常不易。不過吳錫豪販毒還是不對的,他的好日子也沒過多久,70年代後期,香港成立了廉政公署,吳錫豪和呂樂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呂樂人稱五億探長,在當時的香港是非常有勢力的,最終呂樂病逝加拿大。吳錫豪這位大毒梟,也沒有好下場。他被香港警方判刑124年,在1991年時,吳錫豪患肝癌被特赦。但是吳錫豪並沒有真正的出獄,半個月後吳錫豪病故。吳錫豪的死在香港史上會留下一筆,不過對於他,可能歷史不會給予好的評價。

跛豪的故事是基於真實歷史的再創作,四大家族和警界四大探長,在電影中都成了戲劇化人物,虛虛實實之間令人難辨真假。葉子楣和吳啓華這對黃金組合,在片中成了矛盾製造機,跛豪和肥波兩方的多次摩擦都是因這二人而起,他們在一起也貢獻了不少有趣鏡頭。

麥當雄和潘文傑對分寸和尺度的把握拿捏得恰到好處,令電影的娛樂性相當突出。也因此《跛豪》當年在香港電影市場收穫3870萬港元票房的同時,在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榮獲最佳編劇和最佳電影兩項大獎。

呂良偉憑藉精彩的演技從此成爲了梟雄專業戶,1993年麥當雄聯合編劇蕭若元、導演潘文傑,用《跛豪》裏的呂良偉、鄭則士、徐錦江、葉童等原幫人馬打造了《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和《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兩部經典梟雄片,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跛豪》上映時,還發生了一樁趣事。電影上映時,原型吳錫豪已經坐牢16年,連麥當雄這麼大膽的人,還是得在片頭先道個歉,可見吳錫豪餘威尚在。雖然後來跟風作品無數,直到2017年王晶還拍出了翻身之作《追龍》,但與《跛豪》比較仍然差距明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