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小燕趣闻新发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导语:欢迎来到物不平则鸣2342。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铭记那段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小时候看《雍正王朝》废寝忘食,长大后看《北平无战事》无法自拔,在剧荒期补上刘大大的《大明王朝1566》,直后悔,怎么没先看这个剧再去海瑞墓呢?窦文涛整个一“北平”小粉丝,见到剧组成员,早已语无伦次,他说的没错,一部好剧真的会给人带来无以伦比的精神享受。在追“北平”的日子里,真的是“我的眼里只有你”。甚至成了手机党,每天看完直播,临睡前必刷微博,网络用语见长,瞬间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岁。
祖峰是从《潜伏》一路追过来的,在我心中他已成为男神级的人物。崔中石又成了祖峰老师一个经典角色,想起他在采访中曾说过的一句话:“想留下点什么”,真为他高兴。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在民国,才有这样的中西合璧之奇人。
崔中石融合了商人的精明果决、地下党的隐忍坚贞以及文人的精致优雅,难得的是他身上还有一种澄澈和温柔。于是就有了荧幕上的这个安安静静、干干净净的崔叔。最难忘的是崔叔那最后的背影——坚定而从容;最难忘的是崔叔的微笑——留给别人的是温暖,留给自己的是凄清。祖峰老师在访谈中曾说,力量不在于你有多大劲儿,力量是精神上的。崔叔最后在走廊上,伴着《一路平安,玛利亚》的钢琴曲,他知道自己在走向死亡,他的脸上没有革命者的棱角,而是坦然的接受一切,包括自己的遗憾。
第一次看倪大红老师的戏是《乔家大院》,这个演员乍一看很不起眼,大圆脸上一对大眼睛,大眼睛下面挂着两只大眼袋,愣愣的,正像原著写的,方行长初次见到妹夫,觉得“这个人毫无情趣”。可是很容易被他带进戏中,忘掉这是这个人是演员,忘掉他在演戏。只要姑父一出来,就会让人很放心,他很适合崔中石的那句“我们办事,稳妥”。倪大红老师总喜欢用一些小动作将人物生动化,比如谢培东猛扇发报机,孙茂才在乔致庸说话时举起烤羊腿,谢培东在方行长打电话时举起茶杯的小动作,看似无意,却非常恰当。
讲一下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木兰被处决的那场戏。在被处决之前,她在背朱自清的《小鸟》,她还问教授“怎么没有看到小鸟呢”。我还特地去查了那首诗,看完真是觉得无比贴切啊。中间有两句是“笑声夹杂着自由”“我们活着便该笑该跳,生命给的欢乐,谁也不会从我们手里夺掉。”但是现在“没有小鸟”,暗喻着后面谢木兰的死亡。当行刑枪声响起的时候,后面天光大亮,太阳升起,成群的小鸟呼啦啦的飞出,同名曲《小鸟》响起,画面极美,将气氛渲染得及其悲怆。
剧中还有很多很棒的地方。比如孟韦怒怼五人小组时,镜头切到方家,方行长正好说“小儿辈大破贼!”;像学生游行和几场战役的戏份,剧中都会剪一些黑白影像资料穿插,给人一种非常强的历史感;剧名叫《北平无战事》,但剧中也没有将过多笔墨放在战场上,而是放在官场,展现了腐败官员、铁血救国会、北平地下党三股力量的对抗。
大结局那一集简直就是全片的升华。那一集里多次提及的那句“我的丰功伟绩,值得浇铸于青铜器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等我的这些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纪亦即到来”,但像崔叔、谢襄理这样为和平作出贡献的英雄的名字,却不能被写入历史,永世流传。与之相对应的是本剧的灵魂BGM《月圆花好》,这首歌唱的是团圆,表现剧中人物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理,也点题“无战事”。
但讽刺的是,剧中促使和平的无名英雄却没有团圆的结局:崔叔牺牲了,他的妻子儿女要逃到香港远离故土才能有立足之地;谢襄理的女儿被杀了,最后自己孤独地留在北平。在结尾解放全北平,谢培东站在欢迎的人群中,想象着女儿如果还活着的场景,我看到那一幕瞬间泪崩。我们现在的生活不仅是在前线冲锋陷阵、名字被载入史册的将士们换来的,也是默默无名的英雄换来的。与又燃又硬的主旋律片相比,《北平无战事》显得太深沉隐忍,但同样能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
本文由物不平则鸣2342原创,禁止转载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