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刘备在兵力方面根本没有吞下荆州的实力,他打着的是以打压谈,取得外交上的主动权,顺利夺回荆州一部分的主意.这其实从他的兵力组成也能看个端详的,刘备军的水军很弱小,在其发动进攻之前,没有大规模修造战船和训练水军的记载,从后来战役中刘备没有水陆并进的情况,也可以明了,刘备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水军不是吴军的对手。在刚刚血战拿下汉中的大好形式下,关老二居然把根本之地丢了,自断一足,我估计刘备如果不是顾念着兄弟之情或者关羽之死还有那么多的号召力,那么连鞭尸的心都有了,还报个屁的仇.(如果相信为了报仇失去理智的屁话,那么老刘可是等了足足两年才出兵的)扯到荆州了,就得说说荆州之于刘备是多么重要了.刘备集团失去荆州三郡之后,从根本上,已经退出了争天下的行列。

刘备得以立足和壮大的旗帜是兴盛汉室、收复中原,放弃主要的敌人而去进攻孙权,这在政治上是失策的,不能得到内部人士的拥护;联吴抗曹在军事上是可取也可行的正确战略,单以刘备或者孙权的力量是无法与曹魏集团抗衡的。在魏军对自己的生存构成重大威胁的情况下,不想方设法搞好外交工作,却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有力的敌人,在军事上是错误的。正是这种短视行为,使得蜀汉势力元气大伤,率先灭亡。
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只是个很好的借口,所谓扯着虎皮做大旗就是这样.要知道荆州对刘备来说是夺取天下的保证啊,诸葛亮曾在隆中分析得很清楚:取荆取益,而得天下。 则荆州益州一如两足,可立身,可行走。所以刘备欲得天下则需以荆益为足。 在刚刚血战拿下汉中的大好形式下,关老二居然把根本之地丢了,自断一足,我估计刘备如果不是顾念着兄弟之情或者关羽之死还有那么多的号召力,那么连鞭尸的心都有了,还报个屁的仇.(如果相信为了报仇失去理智的屁话,那么老刘可是等了足足两年才出兵的)扯到荆州了,就得说说荆州之于刘备是多么重要了.刘备集团失去荆州三郡之后,从根本上,已经退出了争天下的行列。
刘备想争天下,就一定得占据到一块立足点,这就是所谓的进可攻退可守之地,军事要点。如果占不到荆州的一部分,即使只想守,那也是守不住的。从荆州方向攻益州,只需要数万兵,刘备自己就刚成功过。所以最后结果只能是魏灭吴再从荆州方向出兵灭蜀,或吴灭蜀。至于是吴先灭魏再灭蜀还是先灭蜀再灭魏或被魏灭,那已经不是需要蜀首脑考虑的事了。
总之对荆州方向蜀是守不住的,想求苟安一隅两面防守只能死得更快。所以夺回荆州的一部分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为什么是一部分呢?因为蜀国并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完全吃下荆州.在221年刘备准备发动伐吴战役时,历史上其真实兵力大约是11万左右。
除去防御汉中必须的3万人和成都、内地的留守1万人外,能用于进攻东吴的只有7万人。由于道路遥远,沿途的留守部队还需要分兵,实际能用于同东吴作战的前线部队仅有4万多人.东吴方面,当时总兵力应在15万左右——陆逊所督的兵团有5万人,原巫山、秭归一线驻守部队5千人,荆州留守部队(诸葛谨部)至少1万人,东线防备曹军的部队不会少于5万人(因为在当年10月防御曹军大举进攻时,东线的两路大军兵力是很强大的),另外在南方等地的镇守和平叛部队也有1~2万人,加上孙权手中的战略预备队2万左右。
所以刘备在兵力方面根本没有吞下荆州的实力,他打着的是以打压谈,取得外交上的主动权,顺利夺回荆州一部分的主意.这其实从他的兵力组成也能看个端详的,刘备军的水军很弱小,在其发动进攻之前,没有大规模修造战船和训练水军的记载,从后来战役中刘备没有水陆并进的情况,也可以明了,刘备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水军不是吴军的对手。
以这样的水军实力,要想在长江沿岸的荆州地区赢得战役的胜利,基本是不可能的,曹操在赤壁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证明。所以综合分析得出这次战略的动机实际上很简单教训下孙权,夺回部分荆州.
不是,刘备真正心疼的是他的荆州,关羽擅自攻打襄樊,罪有应得。当时刘备军势力膨胀,大耳儿又新做了汉中王,眼看就可以对曹操势力形成钳形攻势,可荆州失了,刘备能不急吗?加之对东吴的严重低估,刘备决定灭吴,而不仅仅是索荆州(何况荆州本来就是人家的)这也就是吴主将杀死张飞的两人头颅送还刘备请求议和的时候刘备不从的原因,野心啊,报应啊!关羽仅仅是个借口,由灭吴而实现二分天下才是刘备的根本目的,不要相信演义,真正的军事斗争是没有情感的,只有利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