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餓肚子與春秋南北交通線

古代名人餓肚子與饑饉大災荒餓死人相關的事,我輕易能想起來的有兩則,一則是“何不食肉糜”,另一則是“厄於陳蔡”。其一說的是晉惠帝,其二說的是孔子。

跨越蔥嶺的公路KKH,紅其拉甫中巴國際公路 1988,10.23

晉惠帝倒沒有餓肚子,而是聽手下官員說本國大災,好多人沒飯喫而餓死。晉惠帝納悶道,沒飯喫?咋不喝肉粥呢?不知民間疾苦,愚鈍,晉惠帝漏個大怯,近兩千年了還被後人恥笑。

至於孔夫子,那是真餓了肚子。要說老孔也真是的,餓肚子,聽音樂,見美人三件事都被人記下。聽了韶樂覺得實在太好聽,三個月沒喫紅燒肉都還忘不了這音樂。見一次美人,即子見南子,衛國國君夫人南子。弟子覺得跟名聲不好的女人見面不合適,弄到孔子發誓說我沒動壞腦筋,要是有,天誅地滅“ 天厭之”。

韶樂也好,天厭之也好,這裏都不說。要說的是孔子“厄於陳蔡”與春秋時期的古代南北交通幹線事。

“厄於陳蔡”這事,古文獻記載說,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禮焉,路出於陳、蔡。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聖賢,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絕糧七日,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

古文轉白話:楚昭王聘請孔子到楚國去,孔子去拜謝楚昭王,途中經過陳國和蔡國。陳國、蔡國的大夫一起謀劃說,“孔子是位聖賢,他所譏諷批評的都切中諸侯的問題。如果被楚國聘用,那我們陳國、蔡國就危險了。”於是派兵阻攔孔子。孔子無法前行,斷糧七天,也無法和外邊取得聯繫,連粗劣的食物也喫不上,跟隨他的人都病倒了。

孔子進不得,退不得,兩頭都是勾兌好了要讓他好看的小國官吏,讓他喫了不少苦頭。

查楚昭王生平是大約在公元前523年到公元前489年,是楚國的中興之主。楚國疆域最大時,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都城長期在郢都。

現在從山東曲阜魯國到荊州楚國,走的線路一般是鐵路到徐州向西轉鄭州,再向南到達武昌再折向西到荊州。但是2000多年前,今天河南南部到湖北北部和安徽西部,從西到東有桐柏山和大別山一線分割南北,阻擋正常的徒步或畜力交通。其西翼有襄陽方城一線南陽盆地通道。東邊淮河入揚州通道,但是繞道太遠。因此孔夫子只能選擇走南陽盆地到襄陽,因此要經過陳國與蔡國,從東北往西南方向走,纔可以通過方城進入南陽盆地,然後在襄陽沿漢江進入荊州,楚國之都。

曾有專家考證說,楚國郢都,往東北方向的通道有過信陽西部的黽塞。既然都到信陽了,也就是隨州廣水一路。這與南陽盆地是兩個方向。這個問題我還要覈查一下。

順便說一句,桐柏山以西的南北通道,就是秦嶺諸通道。藍田縣的藍關,是往東南走的秦楚通道,韓愈走過;子午道,褒斜道還有陳倉古道等,則是關中往漢中和古蜀國的通道。

事實上,直到1900年鐵路公路開始在中華大地上出現並延伸之前,黃河與長江外,秦嶺、桐柏/大別山、淮河一線,依然是阻礙中國南北交通的主要障礙。

進而,兩湖和江西入嶺南的通道,則被南嶺阻隔。秦始皇搞的湘江與灕江相通的靈渠,就是南嶺的越城嶺道。這條古道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到現在,湘桂鐵路走的就是這條南嶺孔道從湘入桂。當然,方城南陽襄陽道,也是焦枝鐵路從河南入湖北的選線。至於陳倉古道,後來是寶成鐵路穿越秦嶺所選擇的線路。京九鐵路從贛州過南嶺入廣東時,也走了梅關古道的部分線路。

古代,架橋開山能力非常弱,因而山川阻隔時,古人選擇相對最容易開通的線路。因而今人在合理情況下,也會沿用古人智慧開通的道路。所以,孔子從山東到荊州去,就不得不走了餓肚子的陳蔡之道。

2020/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