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如今的教育調查情況下,拋開一線城市的知名學府不論,縣級別和鎮級別的每個普通學校裏,幾千人甚至是幾萬人中都很難出幾個學霸,而秧田村的這26名博士生,128名碩士生,659名大學生的出現,可謂是“奇蹟”。從秧田村走出去的學霸們,我想心裏一定是感激着當年村裏人們的暖心援助的,也許不是身在家鄉,不能親力親爲地幫到家鄉,但也可以心繫家鄉,以回饋社會,報效祖國的其他方式,來去兌現當年的培育之恩。

憶往昔,“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聖上喜迎新進士,民間應得好官人。”細品元代詩人王冕的詩,其中對於“學霸”的崇拜之情便油然而生;看今朝,湖南的“學霸”村,博士牆上衆多學霸的名字也讓我們敬佩不已。

“學”之悠久

這個湖南有名的“學霸”村名爲秧田村。明朝初期,一對姓羅的夫婦爲了躲避戰亂,逃難至此,因土壤肥沃,適宜耕種,便命名爲“秧田村”。600多年的歷史中,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在科舉考試盛行的背景下,一代又一代秧田村的讀書人寒窗苦讀,奮筆疾書,爲了能走出大山,通過科舉步入仕途,像前輩一樣實現做官,報效祖國;即便是在民國動盪不定的年代裏,村裏也保留着孩子有免費讀書的習俗。

在本就如此艱苦的環境下,村裏的這一優秀傳統還能保留着,真的實屬不易,難得可貴啊;上世紀70年代,恢復高考制度的這一消息,也讓許多有志者有了上大學的機會。當初秧田村的長輩們也會把歷年來考上大學的孩子們的名字記載着,之後更是有了‘陳列館’這一文化記錄室。

即便到了現在,秧田村也有着“助學基金會”這一大助力,由村裏的人們合資共同資助貧困生讀書。也許正是因爲繼承了這“學”之悠久,注重教育的優良傳統,和將知識改變命運奉爲真理的觀念下,如今的秧田村依舊可以續寫輝煌。

榜樣的力量

湖南省雖然不是我國最大的省份,但是也孕育了不少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毛澤東,劉少奇,賀龍,羅榮桓等開國元勳,便是從這裏走出去的,並帶領着萬千受苦受累的農民走向了新中國,真正的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上一代英雄模範們的榜樣帶頭作用,激勵着後輩們繼往開來。

而在秧田村的一面博士牆上,前前後後共計26名博士,128名碩士,659名大學生的名字和學歷,光榮地鐫刻在這面牆上。要知道,秧田村的總人口也不過是5000人左右,土地面積也小,但是人才卻是不少;要知道如今的教育調查情況下,拋開一線城市的知名學府不論,縣級別和鎮級別的每個普通學校裏,幾千人甚至是幾萬人中都很難出幾個學霸,而秧田村的這26名博士生,128名碩士生,659名大學生的出現,可謂是“奇蹟”。這八百餘名學習榜樣,不僅僅是秧田村孩子們的崇拜對象,也是萬千學子的學習榜樣。

自強不息

爲什麼他們會是學霸?在如此輝煌的成績下,其實也飽含着一些秧田村學子們不爲人知的辛酸。不努力,就沒有出路。這8個字對於很他們來說,感觸頗深。其實,村裏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是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很少回家陪伴自己的子女。

大部分時間裏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們,平日裏不僅要兼顧着學習,也要學會早早獨立,分擔一些家務活,甚至有些孩子還要照顧着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起居生活。有時候,真的是未成年人過着成年人的辛苦生活。生活和學習上的雙重壓力,沒有壓垮他們小小的肩膀,在父母眼裏已經是慶幸了,而他們的孩子還能在高考的百萬大軍中脫穎而出,成爲大家口中的“別人家優秀的孩子”。

對於明白城鄉條件差距之大的父母來說,與其說是一種欣慰,倒不如說是一種不敢想的“奢求”;對於孩子自己本身來說,努力讀書,考進大學,走向大城市,看一看可能只在電視機裏見過的著名景點,喫到和家鄉里味道不一樣的飯菜,自信地和大學同學們交流,一起參加社會的實習,擁有美好的未來,讓父母爲自己感到驕傲,或許也是一種奢求。當奢求不再是一種奢求,當孩子們通過努力讓這種奢求變成了現實的時候,不僅僅是爲自己爭得了‘學霸’的稱號,自強不息也成爲了他們的代言詞。

現實的思考:爲什麼不回鄉建設?

現實裏,會一些人問道,家鄉給予了你這麼多的幫助,爲什麼不回鄉幫忙建設?也許是曾經的童年生活得太過於辛苦,不願再回首過去的環境,又或者是自己從小就受到父母的觀念影響,潛意識裏覺得待在城市裏纔是自己最終的歸宿,這也恰恰是自己一開始就發憤圖強的目的所在。

一部分的學子,在學業有成之後,並沒有選擇返鄉工作,幫助家鄉建設,而家鄉的經濟,基礎設施或許都沒有多大的改變。在這個現實思考的問題下,在這裏要先說明一點,學子們有自己的選擇權,無論是選擇留在城市裏生活,繼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也好,幫助另一個城市發展建設也罷,亦或者是返鄉之後返璞歸真。

用自己的學識帶動家鄉經濟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教育面貌等等這些行爲,我們都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我相信一點,教育的目的不在於功利性,而在於幫助受教育的人們能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人生價值。

老師教書育人是他們本身的一份職業要求,是本分。如果說老師有要求,在座的學生們,如果誰以後有出息了,一定要回報老師,一定要有物質上的回報,那這樣的話,教育的意義就變‘味’了。教育不是一種隱形的道德綁架,而是學生們實現自我價值,追求理想的一種途徑,也是老師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的一種義舉。

從秧田村走出去的學霸們,我想心裏一定是感激着當年村裏人們的暖心援助的,也許不是身在家鄉,不能親力親爲地幫到家鄉,但也可以心繫家鄉,以回饋社會,報效祖國的其他方式,來去兌現當年的培育之恩。學霸村的學霸們,他們的故事,並不會僅僅停留在博士牆上,他們的人生價值還會繼續書寫,教育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會一直激勵着他們勇往直前,他們的故事也會讓那些視“讀書無用”爲論的人乖乖閉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