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個月推送的iOS 13.4.1中,蘋果爲Apple Pay加入了京津冀互聯互通卡與深圳通兩張卡片,而在今天凌晨的更新中, Apple Pay加入了“嶺南通·羊城通”的卡片,至此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公交卡終於在Apple Pay裏來了個大會師。不過遺憾的是, Apple Pay中的羊城通目前不能像上海公交卡或Suica西瓜卡那樣把實體卡餘額轉移到手機上,必須繳20元重新開一張卡片,稍微有點可惜。

事實證明,晚睡也有晚睡的好處,因爲今天凌晨,iPhone又加入了一張新的公交卡。

上個月推送的iOS 13.4.1中,蘋果爲Apple Pay加入了京津冀互聯互通卡與深圳通兩張卡片,而在今天凌晨的更新中, Apple Pay加入了“嶺南通·羊城通”的卡片,至此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公交卡終於在Apple Pay裏來了個大會師。

與上一次不同,這次新卡片的加入無需手機另行更新,只要手機系統版本爲iOS 13.4.1,時間一到便能在開通菜單中看到羊城通的身影。至於這是通過iOS熱更新加入的新功能,還是蘋果提前將其“埋進”iOS中,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別忘了,在iOS 13.4.1更新放出後,不少第一時間嚐鮮的朋友們就在手機中看到了羊城通的開卡入口,只是後來蘋果將其隱藏了起來。

交通聯合也能用,爲什麼非要羊城通

至於說爲什麼羊城通對廣州小夥伴這麼重要,這就跟羊城通的優惠政策有關係了,在iOS 13.4.1的文章中,我有介紹到各公交卡片都有自己的優惠結算方式,但交通互聯卡片往往只能享受“卡片歸屬地”的優惠,羊城通則不一樣。

在每個自然月內,只要我使用羊城通搭乘廣州市內公交、地鐵達15次,在自然月結束之前,這張羊城通乘搭市內公交地鐵都能享有6折優惠。對於遠距離通勤的朋友來說,這個優惠相當划算。我有不少朋友甚至在每個月第一天就找公交車刷夠15次,然後“薅”6折的羊毛。 但如果用公交聯合來乘車,無論用多少次都不會有折扣,這也是羊城通的加入對生活在廣州的朋友來說“尤爲重要”的原因。

不過遺憾的是, Apple Pay中的羊城通目前不能像上海公交卡或Suica西瓜卡那樣把實體卡餘額轉移到手機上,必須繳20元重新開一張卡片,稍微有點可惜。

刷手機比掃碼快多了

不過我發現每次講到跟手機公交卡有關的問題時,總有人會評論到“二維碼不香嗎?”,所以趁着這個機會,我決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公交卡與乘車碼的一些看法。

必須承認的是,乘車碼或各地的公交二維碼也有這自己的優勢。首先,這類乘車碼無需預存餘額,隨用隨扣,在不常去的外地城市使用也不用擔心退卡的問題。其次,對於“雙機黨”來說,可以跨手機使用的乘車碼也比手機公交卡更爲靈活。

但乘車碼也有自己的缺點,其中最直觀的一個就是“刷乘車碼真的慢”。

無論我用的是Apple Pay、一加卡包還是Samsung Pay,只要把手機閘機上一放,肯定馬上就能刷開。不需要在安檢時提前把手機拿出來,也不需要打開乘車碼後等它刷新,更不需要信號薄弱的地下站廳等它轉圈;即使在廣州APM線的負四層的閘機面前,手機公交卡也能直接通行。

再有就是不用擔心手機沒電的問題,過去使用乘車碼時,如果手機沒電,需要找站臺工作人員登記手機號覈驗才能出站;也有部分站臺提供充電服務。但對手機公交卡來說這根本不成問題:以蘋果的Apple Pay爲例, 對於iPhone 8往後的機型,即使手機沒電,用於Apple Pay的模塊也可以持續數個小時,讓我可以正常通勤。

交通聯合不是萬金油

話題回到Apple Pay身上,這次羊城通的加入很好的印證了我之前提到的一個概念:公交卡是Apple Pay推廣自己以及NFC支付的最好途徑。因爲國內大多數人都沒有刷卡支付的習慣,甚至很多人在大學入學時才擁有第一張屬於自己的銀行卡,基於POS的消費習慣更是無從談起。

所以這次接入羊城通,在我看來更像是Apple Pay自救的第一步。雖然掃碼乘車已經非常常見,但Apple Pay這種“拍卡”乘車不僅效率更高,對用戶的操作也更爲友好,在手機電量低或地鐵站無信號的時候更是如此。

而且相較於不痛不癢的公交聯合,接入當地公交卡、支持當地優惠政策的做法可以吸引更多的潛在用戶,讓更多的人願意使用Apple Pay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畢竟開通卡片時需要用Apple Pay裏綁定的借記卡支付開卡費用,銀行卡都綁上去了,還怕用戶放着不用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