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宋志锋没有等着国家诊疗方案公布再行动,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初期,他根据多年治疗肺炎的经验并借鉴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及病理、生理特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便是使用阿比多尔等抗病毒,激素抗炎症反应,提前进行干预,避免或减少患者发展为重型、危重型。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医疗战线的“指挥师”,一个有着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传染科三大学科背景的“三合一”专家——新余市传染病专科医院负责人,原新余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宋志锋。

作为新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阵地,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医院竞争力联盟常务理事——新余市人民医院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截至2020年3月2日,共收治确诊病例100例,出院 96例,治愈率96%。不仅出院治愈率居全省前列,还实现了“三无一高”——无死亡病例、无医疗事故、无医护人员感染、高治愈率的好成绩。

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医疗战线的“指挥师”,一个有着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传染科三大学科背景的“三合一”专家——新余市传染病专科医院负责人,原新余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宋志锋。

“三合一”的抗“疫”先锋

走进新余市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的核心隔离区——新余市人民医院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第一感觉是安静。只听见监护仪的滴滴声、呼吸机的气流声和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忙碌的脚步声。安静之下是每一分钟的铆劲战斗,是与死神赛跑的惊心动魄。作为新余市传染病专科医院“掌门人”和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医疗战线的“指挥师”,一个多月以来,宋志锋率领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地奋战在这条离“炮火”最近也最危险的战线上。

新冠肺炎传染性强,病程发展复杂,其诊疗急需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传染科的专家组成救治小组,而宋志锋正是集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传染科于一身的“三合一”专家。宋志锋1969年12月出生,有着28年的呼吸内科临床一线经验。200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后,宋志锋将其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中先进的理念和治疗方式带回新余,率先在江西省引进支气管镜及机械通气设备,即早期ICU最常使用的基础性设备,挽救了无数垂危患者的生命。近二十年来,宋志锋还多次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抗击伤寒他带头报名,阻击霍乱他奋不顾身,非典横行他挺身而出,应对禽流感他身先士卒,手足口肆虐他奋勇当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新余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新余市人民医院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疫情我先上!”关键时刻,宋志锋第一个站出来,主动请战,向险而行。

统筹治疗的“指挥师”

此次战“疫”中,宋志锋是离患者最近的临床医师之一,每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对患者一一详细询问、查看,进行治疗;他是 “长”在电话上的“掌舵人”,不断优化治疗流程、治疗方案、诊疗制度,对医护人员进行辅导培训。为此,他一天中要接无数个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答疑解惑,安排调度;他还是全市新冠肺炎疫情治疗战线上的“定心丸”,作为新余抗“疫”专家组成员,每天参与全市病例讨论研究,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经常是凌晨2点多才能躺下,5点多又要爬起来。一天下来,当取下口罩,摘下护目镜后,宋志锋脸上全是一道道被勒出的印子,脸部也因水汽和汗液的浸泡,发白发胀。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宋志锋没有等着国家诊疗方案公布再行动,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初期,他根据多年治疗肺炎的经验并借鉴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及病理、生理特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便是使用阿比多尔等抗病毒,激素抗炎症反应,提前进行干预,避免或减少患者发展为重型、危重型。这套宋志锋亲自制定的新余市人民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诊疗方案比国家诊疗方案试行新六版提前近15天。

“在‘风平浪静’时争分夺秒。”宋志锋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的治疗并不难,关键是打好时间战。据了解,新冠肺炎病毒极其“狡猾”,入侵人体之后,有7-10天的进展期。期间,被感染对象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损害却在不动声色地悄然进行,一旦达到一个临界点,身体状况便如同瀑布般飞流直下,让人措手不及。“这就是我们说的引发了‘炎症风暴’,一旦发展到重症,则需要高级的生命支持,那时候再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就难多了。”宋志锋如此解释。为此,宋志锋制定的治疗方案中,提前在病毒进攻途中布下“埋伏”,准备好“弹药”——克力芝、阿比多尔等抗病毒药物,激素抗炎症反应,在病毒发动大规模进攻前提前“阻击”,这样及时有效地抑制了炎症渗出,快速遏制了大部分病人转为重型及危重型,达到了治愈的目的。

心细如发的“侦察员”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只有等到被观察对象状况“急转直下”时才能得出确切结论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在病毒进展初期便作出判断,提前 “阻击”病毒,这得益于宋志锋长年积累的实战经验。从医28年来,宋志锋一直在临床一线管理病人、了解病人、观察病人,其遇到过的病人,研究过的疑难病例、复杂病例不计其数。宋志锋像一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通过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影像发现病毒的“蛛丝马迹”,并跟踪锁定,进而提前进行干预治疗,这样不仅缩短了治愈时间,还降低了危重率,提高了治愈率。也正是如此,出于其专业素养和职业敏感,在1月20日晚上,当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宋女士时,宋志锋当机立断要求立刻进行核酸检测。1月23日晚,尽管收治的第二例疑似病例黄某某否认其武汉相关性接触,宋志锋仍然坚持要求完成核酸检测确诊,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也为新余市疾控中心及时启动流调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后来新余市疫情防控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基础。在宋志锋的带领下,截至3月2日,新余市人民医院共收治确诊病例100例,出院 96例,治愈率96%。不仅出院治愈率居全省前列,且实现 “三无一高”——无死亡病例、无医疗事故、无医护人员感染、高治愈率。

“我不能只选择鲜花和掌声,回避风险和谩骂。”

作为离病毒最近的一线抗“疫”先锋,也是统筹诊疗的指挥师,这样的双重身份也让宋志锋承担着双倍的压力、风险和责任。

宋志锋还记得自己遇到过最严重的一个病例。2月2日晚,危重型病人李某某的血氧饱和度突然严重下降,肺部CT变白,俗称“白肺”,随时有生命危险。根据江西省卫健委关于重型及危重型病人集中救治原则,急需转运至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还没开始转运,病人就不行了。”看到这名危重型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宋志锋立即与麻醉科医师联系,快速评估后果断决定紧急启动气管插管。经过宋志锋及团队医护人员数小时抢救,不断调整呼吸机条件,在对患者进行深度镇静,镇痛,肌松,血管活性药稳定血压,纯氧吸入等高级生命支持下,最终,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达到97%,病情才得以相对稳定。

让患者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只是完成转运的第一步。在医院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宋志锋带领其他三位医务人员,顶着巨大压力,使用简易球囊辅助呼吸,将这名危重患者转至负压救护车上并接车载呼吸机继续机械通气。在确认安全、车辆启动后,宋志锋才舒缓过来,回过神后发现全身衣服都已湿透。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得知病人已安全转运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宋志锋才如释重负,开始短暂休息……

“作为医生,危难之际,救死扶伤本是我的天职,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如何定决策、定流程、定方案,如果流程没有制定好,诊疗方案不科学,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耽误患者的治疗,甚至会导致整个医疗行为的失败,进而引发市民的恐慌。”宋志锋坦言,而这不仅需要专业过硬,还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担当。

“当时,制定方案可谓是慎之又慎,既基于诊疗计划又不能拘泥于诊疗计划。我也知道,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新余市的病人治疗失败,一定会被问责。我已经做好承担最坏后果的心理准备。”宋志锋说。“非常时期,作为核心隔离病房负责人,个人反而是其次,我最怕的是对不起病人,耽误患者病情及救治,引起市民恐慌,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对不起多年关心支持我的领导,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独自、勇敢地去面对,我不能只考虑选择鲜花和掌声,而回避风险和谩骂。”

“疫”不容辞,不问西东。事实证明,宋志锋当时的决策是对的,随着“清零”不断临近,让他更加坚定了战“疫”信心。“目前,新余疫情防控阻击战处于收关阶段,更是关键时期,我们将一如既往,严防死守,为夺取新余市这场百年不遇的人民战争最后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宋志锋说,能为国家做点事,是自己一生的美好回忆和宝贵财富,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大家早点摘掉口罩,自由呼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