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測試,展示了OceanBase的真正的水平擴展能力,證明了OceanBase數據庫的處理能力和容量,不會成爲企業業務發展的桎梏。5月20日消息,TPC官網公佈,由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分佈式關係數據庫OceanBase,在TPC-C基準測試中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事務處理性能由上次測試的6088萬tpmC提升到7億tpmC,性價比從上次的¥6.25/tpmC優化到¥3.98/tpmC。

原標題:OceanBase二刷TPC-C,這次紀錄很殘暴

【IT168 專稿】導語:TPC-C是數據庫領域最具公信力的事務處理測試標準,最終衡量標準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性能(tpmC),還有一個是性價比(price/tpmC)。性能表示數據庫能夠跑多快,性價比表示數據庫的成本能夠做到多低。

5月20日消息,TPC官網公佈,由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分佈式關係數據庫OceanBase,在TPC-C基準測試中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事務處理性能由上次測試的6088萬tpmC提升到7億tpmC,性價比從上次的¥6.25/tpmC優化到¥3.98/tpmC。

從報告看,此次測試,OceanBase採用阿里巴巴公有云提供的 ECS 雲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從上次的207臺64核的ECS i2服務器增加到本次的1557臺84核ECS i2d服務器。兩次測試採用的都是OceanBase 2.2版本的Oracle兼容模式。

時隔不足1年,二刷TPC-C,多少讓人有些意外。更讓人意外是測試成績,相當殘暴,tpmC直接提升10倍,單個tpmC價格下降36.3%。極大的拉高了後來者的超越門檻。

言歸正傳,先說結論:

1、OceanBase成爲迄今爲止,唯一超千個節點並通過TPC-C測試的數據庫。

2、性能7億tpmC,性價比3.98/tpmC,OceanBase創造了一個連Oracle都很難超越的成績。

千節點集羣通過TPC-C,意味着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沒有幾個企業會有1500+節點交易數據庫的需求,只是個噱頭。筆者認爲,這個問題,要着眼於未來,超前於業務來看。

性能如糧食,在數據庫的歷史上,一直都不夠用。因此,性能調優也自然成爲了數據庫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IOT時代正在來臨,未來需要處理的數據規模是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正如十年前無法想象今天的雙十一的交易量一樣。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更高的數據庫性能和容量,才能充分解放業務的想象力。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但對關係數據庫而言,通過簡單的增加節點,來獲得性能的線性增長很難,尤其是當節點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因爲這一侷限性,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核心數據庫需要做拆分,這是因爲現有集羣性能無法滿足,需要用多個集羣來承載。

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甚少聽聞超過100節點的交易數據庫,更別說1500+節點的交易數據庫。

而分佈式數據庫的特性,讓OceanBase可以做到性能線性擴展,並內置透明分區,才讓大規模關係數據庫集羣得以實現。

此次測試,展示了OceanBase的真正的水平擴展能力,證明了OceanBase數據庫的處理能力和容量,不會成爲企業業務發展的桎梏。

殘暴新紀錄,想超越很難

性能7億tpmC,性價比3.98/tpmC,這個殘暴的紀錄,極大拉高了後來者超越的門檻。

以Oracle舉例,從Oracle已有的版本來看,要超越這個結果恐怕也很難。

這個判斷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計算能力和IO能力;

先看計算能力:Oracle RAC只能到幾十臺,因爲超過32個節點,RAC就幾乎不能做OLTP處理,而是OLAP。即使單臺處理能力足夠大,幾十臺能夠頂1500臺,單臺的網絡通信能力也是不夠的。而OceanBase用了1500臺萬兆網,如果對應到30臺,每臺需要50萬兆的網絡帶寬,這是非常困難的。

再看IO能力:當年Oracle獲得3025萬tpmC時,用了97臺存儲,其中的2/3以上用了基於閃存的存儲卡,如果要獲得7億即20倍以上的性能,大約得2000臺性能類似的存儲,即使單臺存儲的IO能力得到了提升,單臺存儲的網絡帶寬也有瓶頸。

寫在最後

很顯然,兩次測試,OceanBase是有計劃的進行,第一次,表現出的整體性能與傳統商業數據庫差距並不大,顯然只是練手。第二次,纔是真正展示了OceanBase分佈式能力,即水平擴展能力。

當然,要成爲一款優秀的通用的數據庫,OceanBase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TPC-C則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