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後,網易重回增長軌道。

5月20日, 網易集團(NASDAQ: NTES)於美股盤後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Q1網易營收170.6億元,超市場預期的156.54億元,同比增長18.3%(2019年Q1爲剔除考拉後的數據);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網易公司股東的持續經營淨利潤爲35.5億元人民幣,超出市場預期,同比增長近30%。

交出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財報,網易盤後股價漲2.35%,市值達511.22億美元。

核心遊戲業務的高速增長,是網易連續八個季度營收超過百億元,並在Q1實現環比增長新高,達16.5%。此外,Q1網易雲音樂和有道教育也都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

在疫情席捲全球的大背景下,網易實現了逆市增長,過上了好日子,但陰霾真的完全過去了嗎?

穩住遊戲是王道

在電商領域走了兩年彎路後,網易正重新變回遊戲公司。2020年Q1,遊戲佔總營收的比重再次突破80%,而在電商發展最勝時,遊戲的佔比僅爲55%。

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曾視電商爲第二增長曲線,寄望於網易能成爲遊戲和電商雙引擎驅動的業務多元化公司。但電商近一年的業績表現,卻有些“辜負”丁磊的厚望。在發展早期,電商業務漲勢兇猛,其同比增速曾一度接近200%,但自2018年Q1起,電商業務的同比增速不斷下滑,至2019年Q2已經縮水至21.70%,不過一年時間。與之相對地,即使發展超過十年,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仍然保持着每個季度同比30%以上的增速。

左:網易2018Q1至2020Q1各大業務營收情況及佔比

右:網易2017Q4至2020Q1各大業務YOY%(營收同比增速)製圖:36氪 數據均來自公司財報

更糟的是,電商業務在營收規模和佔比不斷擴大的同時(佔總營收比重接近40%),對集團業務的毛利和毛利率的拖累卻越來越嚴重。即使網易曾通過補貼促銷刺激考拉銷量、上線9.9元專區並開闢多渠道銷售以降低網易嚴選的庫存,電商的毛利率仍至多維持在10%左右。而遊戲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是十分健康的盈利方式。即使是廣告,其佔總營收比重一直低於10%,但對整體毛利的貢獻與電商幾乎持平,其毛利率也高達60%。

網易各大業務對毛利的貢獻及毛利率情況,製圖:36氪 數據來自公司財報

因此,基於盈利和效率的考量,網易將電商業務拆分和邊緣化。 自2019年Q3起,已出售給阿里巴巴的考拉不再出現在網易的財報中,而鑑於嚴選等業務收入相對較小,網易更改了披露方式,業務板塊從原先的遊戲、電商、廣告、創新及其他調整爲遊戲、網易有道和創新及其他。

減負電商重新聚焦遊戲軌道後,資本市場給予了網易積極的反饋。截至發稿前,網易市值高達500億美元,自邊緣化電商後,網易股價整體漲幅已超過50%,一改近年來市值腰斬的頹勢。

成爲網易唯一的支柱型業務後,疊加疫情效應,遊戲於近期迎來新一輪的高增長。尤其環比增速顯著,2020年Q1高達16.5%,創近兩年新高。

2018Q1至2020Q1網易遊戲業務同比增速(YOY%)和環比增速(QOQ%)製圖:36氪 數據均來自公司財報

網易遊戲的全球化佈局也將給這個老牌業務帶來新的想象空間。早在2018年Q3,網易遊戲的海外收入佔遊戲總收入的比重開始超過10%。而在當前App Annie最新公佈的全球發行商52強榜單中,網易排名第二。而在4月的中國廠商出海收入榜單中,網易排名19,僅此次於騰訊。《荒野行動》在日本等海外市場繼續表現良好,在Q1中國出海遊戲收入榜單中排名第3。

雖然疫情在全球範圍的蔓延讓分析師對網易海外收入引發普遍擔憂,但丁磊在財報會議上表示,今年年中和下半年,網易遊戲將會繼續在海外市場發行作品。

網易遊戲海外市場表現,圖片來自APP Annie

中金公司曾表示,遊戲全球化將持續作爲網易營收長期增長動力。例如《荒野行動》、《第五人格》、《哈利波特》、《暗黑手遊》、《率土之濱》等遊戲都將穩步推動公司全球化進程。未來2年至3年內,網易或有望實現海外收入貢獻佔遊戲總收入收入30%的目標。

行業人士曾對網易遊戲業務營收增速提出擔憂,若新遊戲無法突圍,僅憑“喫老本”的網易遊戲很有可能面臨停滯不前的局面。 從財報來看,這個問題或已逐漸顯現。與往常一樣,Q1網易再次推出了大量新遊戲,但大部分表現優異的遊戲仍然是“舊瓶裝新酒”,新遊戲的影響力依然需要時間發酵。

近年來,爲了防止“中年危機”的到來,騰訊、阿里、網易、百度等多家巨頭都開始嘗試多元化的業務佈局,但創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孵化和不計成本的投入,再加上全球經濟環境整體下行,疊加疫情效應,即使是各大巨頭,能勉力穩住各家的核心業務不受太大影響已實屬不易。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網易重新聚焦遊戲等內容賽道也屬明智之舉。事實上,因爲早早的拋掉了電商業務,在此次席捲全球的疫情中,網易也並未受到太大的波及。

音樂和教育壯大仍需時間

雖失去了電商這個“第二增長曲線”,但丁磊一直在爲網易尋找新的增長點,在多個場合,他都表達了對網易雲音樂和有道教育的期待。

網易雲音樂目前被併入創新及其他業務板塊,在財報中還沒有“姓名”。但在Q1的財報電話會上,網易雲音樂收入顯著增長,同比增速爲128%,付費會員數不斷增加,拉動創新及其他這一業務板塊收入同比增加28%,達到30億元,佔總營收比重爲17.6%,創新高。

網易雲音樂淨收入和付費會員不斷增加,主因仍是加速開拓版權庫。過去三個月內,網易雲音樂密集拿下四項重要版權合作項目,合作伙伴包括滾石唱片、華納版權、少城時代。在版權合作之外,網易雲音樂還廣泛佈局覆蓋音樂產業鏈條上下游。例如,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就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領域展開合作。

創新及其他業務板塊規模持續擴大,收入同比增速、毛利增長都很明顯,但自2019年Q3成立後,該業務板塊收入環比增速卻顯著下降,尤其2020年Q1,該業務板塊收入環比增速降至-19.35%,創歷史新低。

目前,該業務板塊內主要有廣告、網易雲音樂、網易嚴選等業務。而在疫情期間,電商和廣告業務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抵消了網易雲音樂帶來的增長。不過,由於廣告業務被併入,自2019年Q2起,創新及其他業務板塊整體毛利率得到了提升,轉負爲正。

對網易雲音樂來說,更大的挑戰來自外部競爭,當前在線音樂市場的版權爭奪大戰仍然十分膠着,且在“得版權者得天下”的前提下,騰訊音樂(TME)仍然佔據絕對的優勢。根據科技唆麻的說法,TME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對標不同年齡羣體和用戶,構築起差異化的產品矩陣,直接 囊括國內超過70%的流媒體用戶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網易雲音樂依靠原創音樂人、用戶上傳同人作品等方式來維持平臺音樂內容的供給,一度是小衆音樂圈子的代名詞。網易雲音樂副總裁李茵曾透露,2019年的新增用戶中有85%都是95後。很明顯,網易雲音樂與B站的用戶結構高度相同,也令其備受資本市場青睞。這種打法在差異化、節省開支的同時也讓網易雲音樂無力與騰訊等大玩家抗衡。

但今時不同往日,網易雲音樂總用戶數已突破8億人,早已“破圈”,需要大量擴充自己的內容SKU,以防止用戶流失。近半年來,網易雲音樂已密集拿下多個音樂版權方面的合作。

接下來,網易雲音樂或許還有更多突圍的機會,一方面騰訊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合約即將到期,這筆費用十分昂貴,騰訊是否會續仍是未知,網易雲或有新的購入版權的機會;另一方面,2019年Q3,網易曾與阿里巴巴與雲峯就網易雲音樂達成了約7億美元投資的最終協議,這筆交易讓網易雲音樂在購入版權時擁有更充足的資金。

國內市場的在線用戶增長正逐漸陷入瓶頸,雖然從騰訊和網易的財報來看,用戶的付費意願增強,但轉化率提升卻很緩慢。爲了維持高增長各大玩家都在向外擴張,音樂巨頭也不例外,激烈的競爭在海外點燃。此外,長音頻、線下音樂場景等也都是音樂巨頭們新的戰場。

從佈局來看,網易選擇戰火相對沒那麼激烈的非洲,避免與騰訊和字節跳動產生正面競爭(亞洲、歐美)。不過,非洲市場雖然人口龐大,但消費力和歐洲、北美、亞洲差距較大。爲了持續擴大用戶羣體,網易雲音樂遲早將和騰訊、字節跳動在海外市場正面對壘。

另一個被廣泛看好的新增長點是有道教育。目前該業務已上市,並從2019年Q3開始在網易財報中披露業績。在2019年Q3至2020年Q1的三個季度中,有道教育營收的同比增速分別爲98.40%、78.40%、139.80%,此外,Q1的毛利率達到48%。

很明顯,在疫情前夕,網易有道的增速已經開始放緩,但疫情給其打了一注強心針,但隨着大量中小學生逐漸開始返校,這個增長能否維持,仍需打上問號。況且,在不斷規模化的同時,有道教育的虧損也在持續擴大,Q1達到1.71億元。

聚焦遊戲,邊緣化電商,拆分有道,待拆分雲音樂,爲了提振業績,網易近一年來進行了較爲激進的改革。從整體來看,改革效果顯著,但這也有疫情疊加帶來增長紅利的緣故,爆款遊戲難出、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和增長問題、有道的盈利問題都將長期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