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潘從源是南宋時期福建汀州人士,從小博覽羣書的他很早就考上了秀才,之後一直參加科舉,直到他的兒子都到了可以參考的年紀,也沒考上舉人,備受打擊的他決定撿起祖傳風水之術,並且空閒時間遊覽各地,以求尋找一個可以造福後代的好地。巧合的是潘從源在這裏下葬沒多久,他的兒子就考上了科舉,不但到廣州做官,之後更是升職到內閣大學士,而他的孫子也都當上了高官,他家後代真的祖祖輩輩都十分興旺了。

從各朝各代達官貴人的墓葬和出土文物來看,古人是相當注重墓葬文化的,不光是陪葬品,就連下葬地點都要多次篩選,以達到保佑後代飛黃騰達等好效果,今天我們說到的這位,就是在下葬地點上下了功夫的人物-潘從源。
潘從源是南宋時期福建汀州人士,從小博覽羣書的他很早就考上了秀才,之後一直參加科舉,直到他的兒子都到了可以參考的年紀,也沒考上舉人,備受打擊的他決定撿起祖傳風水之術,並且空閒時間遊覽各地,以求尋找一個可以造福後代的好地。
然而潘從源找了很久都沒有尋覓到這個好地方,心灰意冷的他決定回家了,沒想到的是就在歸鄉途中,反而被他尋找到了一處風水寶地,他乘坐馬車經過五里隘的時候,潘從源感覺到這是一塊好地,停下來推算一番後果然和他想的一樣。
於是他決定設計讓自己死在這裏,搶先佔據這塊寶地,爲了能成功實行這個計劃,潘從源把自己的兒子找來,當然名義上是叫他來商量,怎麼才能佔據這塊寶地,但私底下就是爲了讓兒子來給自己善後。
兒子是非常不情願的,但後來還是拗不過自己的父親選擇了服從,而潘從源則用計和附近的村民挑事,讓村民情緒激動之下活活打死了自己,又讓兒子出面和他們“私了”成功在這裏下葬。
巧合的是潘從源在這裏下葬沒多久,他的兒子就考上了科舉,不但到廣州做官,之後更是升職到內閣大學士,而他的孫子也都當上了高官,他家後代真的祖祖輩輩都十分興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