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世界知名的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Jack Horner)宣佈了一項大膽的計劃,提出要從恐龍的後裔——雞的身上獲取源自恐龍的古老DNA(脫氧核糖核酸),然後重新復活一隻小型恐龍。

恐龍已經確定滅絕了

但我們對曾經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龐然大物的好奇仍然存在。

如今人類根據恐龍遺留的屍骸,計算還原出了恐龍的模型,並且邀請它們到我們的影視作品裏頭爬來爬去,暢敘幽情。

而對恐龍的好奇和消費,其實從更早的紙媒時代就已經開始。

《侏羅紀公園》—一個接近現實的小說

在克菜頓的故事中,恐龍的DNA被從侏羅紀時代保存在琥珀裏的昆蟲腸道中提取出來的。這些DNA片斷被處理改造,用以複製出實際大小的、已經滅絕多年的恐龍,它們被安置在一個龐大且資金充足的主題公園裏。

這些在當時是突破性的觀點,並且把人們對恐龍的理解覆了。

在《侏羅紀公園》中,存留的恐龍DNA與現今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鳥類的DNA重組,然後再保存到寄生民蟲腸道中的過程,導致了基因序列的缺口。

實際上DNA並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而且個體的大小與受精和生長環境息息相關。想從遠古DNA中提取必要的信息,來創造一個實際大小的霸王龍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聰明“的美國人想出了更大的腦洞

想象力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在生物學界,鳥類被人們認爲最接近於恐龍的動物,在很多科幻電影裏,都是利用雞作爲恐龍的藍本,來進行電腦模型製作的。一些科學家也堅持人類雞與恐龍基因的相似性,雞和所有的鳥類都有可能攜帶着比我們在化石中發現的恐龍DNA片段更多的信息。

保存在雞和其他現代鳥類DNA中的基因編碼往前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時代的爬行動物帝國。

霍納和其他人一直在精心研究雞的DNA變種,以重現那些生活在遠古時代的“恐怖的蜥蜴”。這與電影中的迅猛龍和霸王龍相去甚遠,但仍然是具有創新思維的基因工程的奇蹟,是值得嘗試的一個實驗。

讓史前巨獸復活,會不會太自信了?

通過組合仔細篩選的DNA樣品,並對組合的結果進行修補,科學家們可以創造出越來越類似恐龍的“爬行類的雞”

到目前爲止,他們已經設法將雞的喙變成了恐龍的那種片狀口鼻部,並且將尾羽也退化成了尾巴的一部分。但沒有提供圖片。

傑克霍納估計,重造小型王龍的任務已經進行了一半,但其它科學家沒有表示支持

相信他的人認爲:可能在3年或30年之後,你會看到人們帶着寵物恐龍在公園中散步,尋找粗心的鴿子當作點心。

技術實現的難度

組合雞的DNA,逐漸改造成恐龍,首先需要將雞的翅膀變回帶着利爪的腳,讓尾巴變長,並將長出牙齒。但沒有人真的見過恐龍,也就不知道爪子該長什麼樣。有很多生物在屍骸沒有被完全發掘前的猜想,都是錯誤的。

儘管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實驗室中有數十副保存完好的恐龍骨架,但製造恐龍仍然需要更多的化石,因爲對這種生物,我們還有太多的不瞭解。

科學家需要在鳥類的化石記錄中發現進化過程中的漸進變化。他們在雞的身上尋求的每個改變,都沿着現代鳥類漫長的進化路程逆向發生。他們在自然界的組合中發現的這種小變化越多他們就越容易完成任務。

傑克霍納

時間已經過去了6500萬年,鳥類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而且也進化出了複雜的新特性,如果我們一味地用鳥類尋找恐龍,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爲,我們根本無法制造一個“原汁原味”的恐龍。

今天已經是2020年了,霍納曾在09年強調:未來5到10年內就能讓恐龍成功復活,到後面終究是毫無捷報可言,甚至他還補充道:拜現代科技所賜,恐龍可能復活,但真實長相可能與人類想象的完全不同。

一邊給自己帶來了熱度,一邊又留了後路。他說的和做的都沒有錯,只是用曖昧的態度讓我們以爲雞恐龍指日可待。這位美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的迷惑行爲,說他一聲“狡猾”不過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