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他們選擇留在中國,以各種方式爲防控工作盡一己之力,爲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身力量。”辛成樂還和同伴們打造了一個名爲“醫帶醫路”的網上醫療互助平臺,專門爲有在華學習經歷的外國醫務工作者提供服務,讓更多外國民衆瞭解和學習中國醫療經驗。

非洲青年參加友協座談會

中國與非洲傳統友誼深厚,是患難與共的好朋友和好兄弟。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非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日前,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多位在華學習工作的非洲青年進行座談。在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他們選擇留在中國,以各種方式爲防控工作盡一己之力,爲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身力量。

“我相信沒有什麼困難能擊倒中國人民

瑪利亞演唱公益歌曲

塞拉利昂姑娘瑪麗亞總是一副時尚打扮。她曾經當選爲世界小姐非洲區冠軍,參加過星光大道總決賽。這次,她最引人注意的是手臂上的“志願者”袖章。

“武漢關閉離漢通道時,我在北京。面對疫情,我沒有感到害怕。”瑪利亞堅定地說:“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作爲最早到達汶川災區的外國志願者之一,我和中國救援隊負重跋涉5個多小時到達災區,陪伴和幫助災區的孩子們,和他們做遊戲,給他們講故事。中國人經常說‘在一起’‘不放棄’,我相信沒有什麼困難能擊倒中國人民。”

有了在汶川做志願者的經歷,瑪麗亞更有信心爲疫情防控竭盡所能。她在北京朝陽區一社區入口協助爲居民檢查證件、測量體溫,經常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我十幾歲就來到中國,中國成就了我,我當然要爲中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疫情防控期間,瑪麗亞聯絡了幾十位駐華使節夫人共同爲中華慈善總會捐款,還通過創作MV《加油中國》,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醫護人員致敬。如今,瑪麗亞還在聯合多位歌手,準備用6種語言翻唱《讓世界充滿愛》,爲全球團結抗擊疫情盡一份力量。

“社區大爺大媽都在堅持,我也一定行”

米萊在火車站做志願者

津巴布韋小夥兒米萊在浙江科技學院學習不到3年。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特別熱心公益,被朋友們稱作“洋雷鋒”。“2017年,我來杭州上大學,參加了學校公益組織‘雷鋒連’,陸續參加了許多公益活動。”米萊對中國朋友給他的稱呼頗爲自豪。

今年春運期間,米萊沒有回國,而是加入到杭州火車站的春運志願服務中。米萊通過媒體注意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廣西玉林,一位名叫蒙亞的津巴布韋老鄉也在做着同樣的志願服務。報道中,那個平日裏的業餘說唱歌手蒙亞,穿起防護服,背上消毒噴灑壺,與同伴一起在玉林火車站裏工作。

“蒙亞是我的學習榜樣。其實防控期間,所有中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抗擊疫情,社區大爺大媽都在堅持,我也一定行!”在參與志願服務的同時,米萊還用英語撰文,向在各個崗位奮勇抗疫的中國民衆表達敬意,並駁斥網上一些抹黑中國抗疫的不實言論。之後,他又積極參與了學校疫情期間留學生管理和協調工作。

目前,米萊仍在繼續做志願服務。由他參與創建的“留下帶路”公益服務平臺已召集近百個國家的志願者。“這個平臺旨在幫助有志公益事業的外國在華留學生更好更快地融入中國。”

“醫護人員用努力和智慧,創造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奇蹟”

辛成樂爲外國學生講述防疫知識

“我是溫州培養出來的醫生,是這座城市成就了現在的我。”對溫州和平國際醫院的南非醫生辛成樂而言,他在疫情期間最大的考驗是如何救治病患。“在病房裏,穿着防護服,戴着口罩、護目鏡,無論中國醫生還是外國醫生,一工作就是五六個小時。”辛成樂說:“一線醫護人員用努力和智慧,創造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奇蹟。”

此前,在社交平臺已有20多萬粉絲的辛成樂被溫州市選爲“海外傳播官”。“我最想做的就是更真實、準確地傳播中國的抗疫經驗和做法,駁斥那些虛假消息。從南非衛生部到南非最大的臉書博主,最近都在聯繫我講述中國的抗疫故事。我要用親身經歷告訴他們,‘中國應對得很好,溫州應對得很好’。”辛成樂還和同伴們打造了一個名爲“醫帶醫路”的網上醫療互助平臺,專門爲有在華學習經歷的外國醫務工作者提供服務,讓更多外國民衆瞭解和學習中國醫療經驗。

辛成樂的同事蘇瑪來自毛里求斯,她和丈夫豪孟德因在中國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被點贊而成爲“網紅夫妻”。“無論是我的醫學專業背景,還是我在中國10年的生活經歷,都告訴我疫情來臨時,要儘可能爲中國人民服務”,講到這,蘇瑪頗爲動情,“我小時候,父母在中國做生意。他們告訴我,我可以到美國或者歐洲去學習,不過他們認爲中國的社會氛圍好,我選擇留在中國學習、工作。中國人民的熱情、友善和包容,讓我感覺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

聽到這些非洲朋青年的動情講述,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感慨頗多。這位曾4次赴任非洲的資深外交官表示:“中國把非洲國家看作真朋友,這些生動的抗疫故事從側面證明了中非友好的真實真切。你們把中國看作第二故鄉,因爲你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受益者,如今也成爲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積極貢獻者。感謝你們積極向上的行動,成爲中非友好使者,爲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盡一己之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