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楊陳

全球戰疫之下東盟在華留學生復課復學遭遇難題,身處畢業季的留學生要如期畢業怎麼辦?全國兩會前夕,同爲全國政協委員的廣西大學校長趙躍宇及廣西民族大學校長謝尚果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均表示,將多舉措保障東盟留學生停課不停學,確保畢業班留學生如期畢業。

廣西與東盟國家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目前,當地有20餘所院校招收了近萬名東盟國家留學生,是中國招收東南亞國家留學生最多的省區之一。

“近年來,我們鼓勵各學院與東盟國家的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並開闢留學生赴廣西大學學習的渠道。目前在校攻讀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的東盟留學生已經達到600餘人。”趙躍宇說。

廣西大學於4月24日起有序復學,但對於東盟留學生而言,返校還需一段時日。爲保障各項教學工作順利推進,學校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讓留學生停課之餘不停學。該校還針對應屆畢業留學生制定了工作方案。

記者現場目睹了廣西大學對留學生開展線上教學的場景,廣西大學國際學院對外漢語系講師李靜通過“釘釘”軟件上了一節線上大四綜合漢語課。同時在線的共有12名居家上課的留學生,他們分別來自越南、泰國等國。播放一段漢語課文錄音後,李靜與學生通過網絡視頻語音交流課文內容。

“學校對東盟留學生的畢業要求與中國學生一致。3月份開始,東盟本科留學生已啓動畢業論文,老師們在線指導。導師對攻讀碩士、博士的東盟留學生也強化了一對一指導,目前整體工作推進順利。”趙躍宇稱,針對部分理工科留學生需要做實驗的問題,一方面學校允許其在本國依託當地高校開展實驗,另一方面也允許他們在疫情後返校補做實驗。“對這些留學生,我們的畢業時間會相關寬鬆一些,不會因爲疫情而影響他們取得最終的學歷。碩士研究生的網上論文答辯也在陸續開展中。”

廣西民族大學自1964年起開始招收東南亞各國留學生,至今已爲東盟各國培養2萬餘名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高層次人才,現有在校東盟留學生1400餘名。

“這些東盟留學生對中國充滿了感情,疫情期間主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捐款捐物,與中國共同抗疫。”謝尚果說。

疫情期間,爲了不影響在校東盟留學生的學業,廣西民族大學從2月下旬起便開展了線上教學。謝尚果告訴記者,“雖然是線上教學,但我們提出的要求更高,無論是自學、作業、考試,次數都要比線下多,答疑的時間也更加充分。目前教學進度正常。”

在畢業班方面,廣西民族大學對東盟留學生進行了線上的論文指導、論文答辯,以及工作推薦。謝尚果稱,目前該校整個東盟留學生的教學工作既保證了質量,又保證了進度。無論是尚在國外的留學生,還是在國內的留學生,他們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都感到很滿意。

據介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讓廣西高校在線上教學方面有了新嘗試,未來中國高校有望借鑑此模式,與更多的國家和地區進一步擴大教育交流與合作。(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