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數據統計,公募基金規模再次刷新了歷史記錄,總規模達到了17.78萬億,其中光是4月份增量就達到了1.14萬億,增幅爲6.98%,這是近7個月以來基金規模單月增量最大、環比增幅最大的一個月,這種巨幅增量,顯然說明在流動性寬泛的時代,大量資金湧入到了金融市場尋求保值和增值。

然而,這裏的17.78萬億,不是全部可投資股票的資金,其中可以投資股票的資金大約有3.8萬億,剩下的大部分資金是買的債券和貨幣型的基金,對股市的影響不大,而這3.8萬億中,又有1.49萬億是隻能投資股票,且不管行情有多差,硬性規定必須要持倉80%以上的股票型基金,而另外的2.3萬億,則是可以投資股票,也可以投資債券、或者拿着現金不投資的混合型基金。

所以,這裏面對股市影響最大的顯然是1.49萬億必須持倉股票80%以上的股票型基金,而這一部分資金在4月份僅僅增加了900億,也就是說硬性配置股票的資金,實際上只有900億,而且這900億中其實還有玄機,4月份股票基金份額減少了113.48億份,環比減少了1%,但總的資金規模增長了900億,這說明這900億的資金不是全部增量,而是由於部分基金持倉的股票上漲所帶來的市值提升,這一點去看看近期大漲的貴州茅臺就很容易理解。

因此,爲何央行頻頻放水之下,A股爲何總是難以大漲?最大的原因就是資金壓根就沒往股市流,反而是大規模的湧入了債券和貨幣基金市場,而之所以資金不願意流入股市,除了股市自身的制度建設尚存缺陷之外,還有宏觀經濟不景氣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尤其是近期外部還突然加大了壓制力度,這同樣也會使A股面臨壓力。

所以,在特殊時期我們當前或許不應該對A股悲觀,但在操作上卻應該要保持相對穩健,不是非常看好沒有必要冒進追高,而是多圍繞低位低估值的板塊挖掘機會,其中受中美博弈催化,兩會即將公佈軍費開支刺激的軍工、以及國內關鍵科技自主可控催化下的芯片半導體,還有避險屬性強烈的黃金板塊,或將成爲當前弱勢行情下,低吸選股的重點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