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很多層面的成長都需要父母的幫忙與照顧,但是伴隨着孩子的成長與成熟,有3種忙家長不能亂幫,否則會讓孩子丟失感恩心,甚至在將來變得不夠孝順。只要孩子有需求,家長一般都會盡力幫忙,因爲幫助孩子也是培育孩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孩子跌倒了,爸媽會馬上幫忙扶起來;孩子不會穿衣服,爸媽會馬上幫忙穿好;孩子想學算術,爸媽會在一旁指導。只要孩子有需求,家長一般都會盡力幫忙,因爲幫助孩子也是培育孩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孩子剛出生,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今後的每一步成長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引。孩子很多層面的成長都需要父母的幫忙與照顧,但是伴隨着孩子的成長與成熟,有3種忙家長不能亂幫,否則會讓孩子丟失感恩心,甚至在將來變得不夠孝順。

1.孩子有需求,家長第一時間幫忙滿足,有時甚至不分對錯

孩子有需求是正常的,而且在小的時候,父母是陪伴自己最親的人,孩子肯定會第一時間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面對孩子的要求,家長也是儘量滿足。但是有些父母溺愛孩子,沒有準則。

面對孩子一些不合理的需求,他們總是無條件滿足,從不懂得拒絕與教育。還有些家長甚至沒有對錯概念,無條件幫助孩子滿足所有要求。這樣的孩子,必然變得非常任性。

溺愛孩子,會讓孩子的心態和性格變得扭曲。在他們心中,索取是最大的快樂。因爲缺乏管教和約束,這類孩子將來很難擁有感恩心,也往往不懂得自律。

2.孩子犯錯,第一時間幫忙找藉口

成長之路需要鼓勵與支持,不斷給予孩子肯定和正能量,這能夠幫助孩子成長。但是很多家長卻對孩子的錯誤產生了不恰當的理解,甚至認爲錯誤只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於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一些家長不是正視孩子的問題,也不是讓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是第一時間替孩子開脫。他們會安慰孩子,幫孩子轉移挫敗感和羞恥感,儘快讓孩子從陰影中走出來。

這樣的孩子體會不到挫敗感,也不會從內心深處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錯誤。他們甚至會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不管做什麼父母都會包容自己。

3.孩子在慢慢獨立,家長卻不斷“代勞”

從稚嫩到成熟,每個孩子都會在不同的年齡段完成蛻變。這個過程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孩子慢慢獨立的過程。聰明的父母知道不斷保護孩子和引導孩子,但是會適時放手。

但是有些家長卻不能明白這個道理,不僅平時捨不得讓孩子喫苦和嘗試,甚至不分場合對孩子進行幫助。比如孩子學着自己洗衣服和自己洗碗,家長就第一時間打斷並且幫孩子完成任務。

這種行爲其實並不能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反而會讓孩子得不到成長與鍛鍊。我們發現,那些越早獨立的孩子,往往越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將來也更加孝順。如果家長總想着代勞,那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結論:培養一個優秀、感恩的孝子容易嗎?有人說這不容易,因爲孩子們長大後得到的信息非常複雜。但有些人說這很容易。只要你真誠地對待你的孩子,他們就能體會到你的愛和奉獻。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幫助,但當他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就不能隨便幫忙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