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問題是全世界熱議的話題,親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親眼看到,繼承了蘇聯35?工產能的烏克蘭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30年前烏克蘭獨立時,全世界都看好這個國家,地處亞歐分界處,瀕臨黑海,擁有全世界1/3的黑土地,繼承了3500多家世界一流軍工企業,以及一大批現成的武器裝備,然而在不到30年時間裏,烏克蘭便從最有發展潛力的國家掉落成三流國家,經濟發展甚至比不上中亞的幾個內陸國。


烏克蘭之所以經濟衰落,一方面是上了西方國家的當,在國內進行休克療法,反而加劇了社會危機,另一方面是自我否定,否定建國幾十年來的價值觀,以西方的價值觀爲標準,不尊重英雄和人才,導致人才大量流失。錯誤的外交策略更是把烏克蘭帶向了深淵,和俄羅斯關係破裂後,烏克蘭軍工企業失去了市場,連曾經建造了“遼寧”號航母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都倒閉了。

最新數據顯示,烏克蘭月平均收入僅190歐元,在全歐洲都是最低的。由於缺少就業機會,有能力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國外發展,剩下一些老年人靠行乞、坑蒙拐騙度日,就連一些大學教授、頂級軍工專家的月薪也不過3000人民幣,微薄的薪資僅夠勉強度日。


更可悲的是,烏克蘭已經轉型爲資本主義國家了,社會主義價值觀也被全面推翻,一些糟粕卻保留了下來。那些老專家在拿着微薄的薪資勉強度日時,國家卻要求他們講奉獻精神,不要對國家提太多要求。這些老專家曾在蘇聯時期爲國家作出過重大貢獻,如今卻不到年輕人的尊重。前段時間,一位80歲的老人在街頭被暴打,警察趕到時才發現,這名老人是烏克蘭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的總工程師,曾主持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


面對這種情況,許多人對這個國家失去了信心,紛紛被國外高薪挖走。近些年,我國在搶人大戰中爭取到了不少烏克蘭專家。2017年,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烏克蘭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公司展開合作,準備組建航空發動機組裝廠,並達成了僱傭烏克蘭專家的協議,約定在2020年前僱傭2000名專家。爲此,陝西省建設了120多平方公里的生產區,用於安置烏克蘭專家及其家屬,爲他們解決住房問題。有多少烏克蘭專家來華並不清楚,但俄羅斯媒體對此非常痛惜,稱俄羅斯輸掉了爭奪烏克蘭專家的競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