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望一眼湛蓝的天空,再吸一口青草味的空气,置身于一条苍翠茂密、清凉幽静的公路中,一路北上,在210国道宜君境内感受初夏时光。

山环水绕,驱车而上,感受山随路转,花香树绿的清新,移步换景,沿途山林寂静,环境清幽,一山夏色与一水悠游漫绕在210线两旁,串联起六郎雄关、宜君旱作梯田、孟姜女哭泉遗址、玄奘手植娑罗树、龟山龙山文化园、动漫花溪谷、战国魏长城等众多景观聚集地。这一路处处皆是风景,像气势雄浑的六郎雄关,像一条条玉带蜿蜒的梯田景观,像鸟语花香,成块舒展着的芍药花海。工作之余,不妨慢下来感受这份未经喧扰的小众景点,带上你的好奇心,浪漫一番。


近年来,宜君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精心打造210线沿途景观。210线是贯穿我国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过往车辆较多,其中,被誉为“关中通往陕北的天桥”的宜君段分布着众多具有地域特色,小众又迷人的景观。这条线不仅自然景观清新优美,同时人文景观、休闲养生等旅游资源富集,还有千年玄奘手植娑罗树、世界文化遗产战国魏长城遗址等文化景观点。沿线景象亮丽多彩,生态、人文、休闲和乡村旅游相互辉映,走在其中,有种人在画中行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近日,记者沿着210线宜君段一路向北,最先到达的是位于金锁关的六郎雄关。为纪念杨六郎“一身正气,满门忠烈”的精神,特修建了“六郎雄关”。在宜君一带,有六郎洞、六郎棋盘、杨坪等杨家将屯兵练武的遗迹和民间故事传说,也留下了杨六郎“威震三关口”,“一箭三百里,直插金锁关”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驻足此处,抬头瞻望英勇的六郎骑马塑像,好似穿越千年,当年金戈铁马顽强抗击辽金的战事就在眼前。

一路向北,在210线的一个平坦处,有着一大片层层如波光、片片似龙鳞的旱作梯田。宜君旱作梯田景观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美丽田园”。每到春耕时,一道道地膜宛如一条条玉带闪着点点银光,蜿蜒游走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是乡村游的一大亮点。在梯田境内,还有一个农耕印象体验园,踱步而入,古老的传统农耕用具陈列其中,好似讲述着祖辈在辛苦劳作中的农耕智慧。

沿着梯田继续向北200多米,便到了孟姜女哭泉遗址。明嘉靖陕西籍著名学者马理《孟姜女碑记》《孟姜女集序》记载:宜君南三十里,镇曰“哭泉”,有姜女祠,祠下有泉。据说,当年孟姜女寻夫遗骸而归,长途跋涉,又累又渴,来到同官宜君地界,想起丈夫惨遭不幸,放声大哭,没想到她“滴泪成泉”,此地竟然涌出一股泉水,后人称此泉为“哭泉”。

一路上,山林茂盛,随着车子爬上哭泉梁,山风在车内随意穿梭,一扫闷热的暑意。在210线距离县城约8里处的一个岔路口,顺着山路蜿蜒,就到了艾蒿洼千年玄奘手植娑罗树处。这棵娑罗树历经1300年沧桑而不衰,枝繁叶茂,树高约20米,树围约380厘米。初夏时分,娑罗树花正开,硕大的花絮似华丽的烛台,花串白中泛紫,像是蒙了面纱,甚是好看。关于这棵古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当年玄奘法师在玉华宫前植下的是两棵娑罗树,一年后的一天,玄奘突然发现译经弟子白天昏昏欲睡,夜晚魂不守舍。玄奘暗中观察,原来这些弟子受这两株娑罗树影响,以致凡心萌动。玄奘发现后很为恼火,为完成译经大业,他命人将其中一株移至玉华宫西40里艾蒿洼村悬崖之下。而玉华宫的那棵娑罗树也因伤心千年,油枯灯灭,于1996年仲夏仙逝。


随着210线,走进宜君县城内。车子行走在宜君南山路,一阵花香袭来,原来道路两旁的洋槐花还正开的繁盛。

从花溪谷大门进入药用植物园内,百亩芍药花正迎来盛花期,30多万株芍药花竞相绽放,把整个动漫花溪谷点缀成彩色仙境。微风吹过,芍药花随风舞蹈,好似正在尽情享受这初夏的时光。行走在芍药花海里,花香浸满衣衫,细细品味观赏,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目前,宜君花溪谷内药用植物园占地500余亩,其中芍药园占地120余亩,同时引种药用植物122种,以西北地区适宜生长的药用植物为主,兼顾常用中药和部分珍稀濒危物种,如党参、黄芪、秦艽、当归、淫羊藿等。植物园充分结合药用植物的观赏价值,集弘扬中医药文化、药用植物种植保存、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为一体,打造花溪谷中医药旅游特色,达到观光旅游和中医药文化传播双重效果。

出宜君县城,沿210线继续北上,便来到了战国魏长城遗址。不到长城非好汉,相约宜君来体验。目前,宜君县内残存的魏长城遗址2993.5米,是春秋时期最早的长城之一。拾阶而上,在庄重古朴的山林中穿行,站立在茫茫的黄土塬上,俯瞰蔓延于千沟万壑、悬崖绝壁、崇山峻岭之中的夯土古城墙,斑驳的烽燧城郭巍然屹立,心底顿时升腾起一种厚重感和自豪感。

宜君,素有“千里林海”之称,又被誉为“渭北高原最大的一块绿洲”,210国道穿境而过,将其生态观光、农耕文化、乡村休闲、关城怀古、民俗风情等景观串联在一起,成为游客安歇身体和灵魂的绝佳之地,也为宜君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铜川日报

编辑:铜川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