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於北京城市封面北京坊W區的na+, 作爲老牌中餐那家集團的又一新作,剛一面市,即引得國際大牌明星,進店一窺究竟,足見其國際化的商業考量。身處其中,既能體味到歷史文化的傳承,亦能感知到現代摩登的張力,藝術享受與食慾滿足在此得到了統一,呈現出了一種全新的用餐氛圍——融已於景,融食於景。

藝術的煙火氣

步入na+,藝術裝置與生活之趣隨處可見,生活的儀式感信手拈來。

不同質感的低飽和度的橙色和墨綠色,共同烘托出來的穹頂空間,充滿了吟誦的靜謐感,彷彿闖進中世紀教堂,撲面而來的莊嚴神聖。橙色是極具危險的顏色,na+的主理人卻偏愛它的特別,經過多番調試,最終調配出不同飽和度的複合橙,配以豐富的肌理質感,讓人記憶深刻卻不會被橙色的躁動紛擾。曖昧的橙色和悸動的曲線成爲了na+的視覺名片。

隨着腳步遷移,細細打量,處處細節卻又跳脫出別樣的調皮和時髦。白色蘭花在桌邊低聲輕語,怪誕的雕塑在偷偷望向你,粉色的絲絨椅在招呼你入座,一向被人忽視的盥洗室都藏着驚喜……

一步一景是na+的給人的第一印象,精心體味,纔會發現處處暗藏玄機。得益於主理人對於當代藝術多年的喜愛,餐廳內的藝術品多爲主理人的私藏品,不乏當代知名藝術家孤版真跡,在一餐時間,感受設計之美,與藝術共食,誰說藝術不能帶有煙火氣呢?

解構中國料理

環境氛圍是na+的視覺標識,而菜品纔是na+抓住人心的能量。沒有一個菜系可以定義na+的出品,即便是主理人也是暫時定義它爲精緻中餐,正如他所言:“我希望在這裏品嚐的中餐是精緻的,是有儀式感的,不再是繁雜凌亂的, 但同時它一定是好喫的。”

主廚龔浩亮師從著名的北派名宿餘梅勝先生,從藝多年打下堅實的童子功,一招一式都出於對傳統的尊重。當然只是傳承傳統技藝已經不是這位年輕主廚的課題,擁有國際視野的他,出品漸成一格——致真 、致味、致美。

打破和重塑貫穿了na+的整套菜單,菜單不在拘泥於單一菜系,菜單裏囊括了北京菜、川菜、粵菜、潮州菜……的精髓,但卻不再是原本的模樣。

前菜春天的裏茄子靈感來自北京涼拌茄泥,改用油煎的方式來達到筋道的口感,保留了的茄子的韌性,調味拋棄了蒜,而是採用羅勒汁,正如名字,入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法式鵝肝酸辣湯靈感來自蛋羹,鵝肝與蛋羹有着同樣細膩順滑的口感,搭配酸辣口味的湯品,正好解除油膩。鵝肝廣泛的料理方式是香煎,在這裏入湯已是稀奇,達到口感的極致匹配更讓人驚歎於主廚的腦洞。

脆皮麻婆豆腐更是將廣式脆皮豆腐與經典川菜麻婆豆腐巧妙地結合,一個食材在同一道菜品中展現出兩種不同的風貌。

烹飪方法的解構顯然是不能滿足主廚的進取之心,食材選擇上主廚也並沒有侷限於傳統中式食材,比如招牌菜品脆燒澳洲M5牛肉,選用澳洲進口M5級別牛肉,雪花美麗,油脂豐盈。按照通常餐廳的烹飪方法肯定首選煎至5成熟上桌,但na+再次不按常理出牌,先將牛肉用祕製調料醬滷3小時後,低溫慢煮的方法使得牛肉達到軟嫩的口感,同時也能保持牛肉的營養成分。滷製完成後將牛肉立刻放入冰水中,此時牛肉經過極熱極冷後肉汁被緊緊鎖住,接着使用高溫速炸,牛肉表面形成酥殼,最後將特調的甜鹹口料汁裹勻。豐厚多汁、脆嫩兼有,全熟的澳洲高級牛肉,又一次打破了人們的固有認知。

服務,讓你再一次愛上

當你被na+的環境氛圍所吸引,又驚歎於富有創意且味美的出品,妥帖的服務會讓你又一次愛上na+。

夏天客人進店後,服務人員會先遞上一杯冰起泡酒,冰涼的酒體,跳躍的氣泡會讓人將門外的喧鬧拋諸腦後,只剩下輕鬆愉悅。到了冬天,服務人員則會準備一盅熱氣騰騰的雞湯,把剛剛那些撞個滿懷的刺骨寒風都驅趕走。

週末晚上優雅的鋼琴師攜着歌者爲你帶來一曲曲爵士音樂,讓那些本應正襟危坐在音樂廳欣賞的藝術,在一餐時間裹挾着你達到情緒的頂點。

餐畢出門,服務人員還會送上na+準備的伴手禮,有着天下第一“閒人”之稱 的中國製鹽大師陳慶師傅自制的各種味型礦鹽禮包。這份禮物正暗合鹽乃百味之本的na+主題。

當然,做到這些僅僅是不夠的,私人訂製纔是服務的最高標準。

紀念日、生日、求婚……哪怕只是一個約會,如果客人有需要,na+的服務人員都會按照客人的需求加上na+的創意,爲TA進行佈置和設計。

這樣的空間裏,獨處有獨處的格調,約會有約會的情趣,聚會有聚會的歡暢,na+,不僅僅是一家餐廳。

【餐廳信息】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廊坊頭條21號院北京坊西區W1號樓三層01室

營業時間:11:30—14:00; 17:00—21: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