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 vivo 手機 Hi-Fi 發展歷史中能看到,音質和聲音技術是紮根在 vivo 品牌中的核心,這也是 vivo 音頻產品的基礎,同時也能夠看出他們對音樂有着一份堅持和情懷。從第一款搭載獨立 Hi-Fi 芯片的手機問世,到 vivo 不斷開發有線耳機,並推出面向音頻愛好者的高端頭戴式耳機,再到一款款刷新手機音質上限的旗艦機,一切都在說明,音樂因爲手機而更易獲得,但手機音樂不只是聽個響而已。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是鐘鳴鼎食之家聽音樂的場景。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是失意詩人重遇絲竹的悲喜交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便是時代大變遷下的背景聲。

自始至終,音樂都這樣客觀存在着,關乎個人際遇也關乎家國情懷。但是,高品質音樂自始至終都並不那麼平易近人。聽箜篌的,想必是富貴人家,而白居易聽琵琶的背景,是「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到了近代,從留聲機到隨聲聽,再到 MP3 和 HiFi 播放器,好的音樂愈發易得了。而真正讓人人都能隨時隨地與音樂相伴的,其實是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的到來。

從首款 Hi-Fi 手機說起

說到音樂和手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個伴着悅耳背景音樂的「宋慧喬」廣告,而後就是曾經主打「Hi-Fi & Smart」的 vivo 手機。

不管是「Hi-Fi & Smart」,還是後來的「Music&Camera」,Slogan 在變,不過 vivo 在音頻技術上的積累和堅持沒有停下。說 vivo 是智能手機行業最懂音樂的公司,我想沒多少人會反對。

從第一款搭載獨立 Hi-Fi 芯片的手機問世,到 vivo 不斷開發有線耳機,並推出面向音頻愛好者的高端頭戴式耳機,再到一款款刷新手機音質上限的旗艦機,一切都在說明,音樂因爲手機而更易獲得,但手機音樂不只是聽個響而已。

同時,耳機不再是一種單純的音頻設備。隨着時間推移,用戶的需求也在不斷往前推進,他們會追求更好的音質,同時也對耳機的無線傳輸性能以及功能有更多要求。

剛好,在 vivo 首款真無線耳機 TWS Earphone 之後,vivo 今天發佈了全新真無線耳機新品的懸疑視頻,預告新品的發佈時間 6 月 1 日 19:30 之外,「大顯聲色」四個字也在暗示新品依然主打音質。

這個時刻,我們或許可以通過 vivo 瞭解一下,新時代所需要的好耳機應該如何定義。

在聊新時代的手機好音樂和好耳機之前,我們不妨回到過去,看看 vivo 曾經走過的手機 Hi-Fi 音樂之路。

2011 年,強調手機音頻表現的手機並不多。那個年代的發燒友們還是用獨立的播放器或 CD 聽歌,一般人雖然覺得手機獲取歌曲還算方便,但音質表現一般,也就只能滿足大衆對音樂的「溫飽」需求,甚至這個目標都滿足不了——那時的手機飽受軟硬件 SRC 的困擾,手機只是「能響」而已——更多的,人們可能還在關注哪款手機聲音大,喇叭多。

話雖如此,當年還是有不少手機廠商和音頻相關的技術廠商致力於通過音效或軟件優化技術來提升聲音表現,像是 Beats Audio、Dolby 杜比以及 SRS 也有專供手機內置播放器用的音效。

但這些都是算法和軟件層面上的優化,儘管能讓一般用戶感覺到提升,但面對要求更高的發燒友和愛好者,這樣的提升還是有限的。畢竟手機的音質基礎沒有絲毫改變,前面提到的 SRC 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那時,手機業務正處於轉型階段的 vivo 就抓住了用戶對於手機音質的需求點,並藉助品牌在影音技術上的積累,就直接提出了「手機 Hi-Fi」概念。

有別於通過音效和軟件優化技術來提升聲音表現的方案,vivo 透過在硬件層面上的重新設計,在手機中用上了獨立的 Hi-Fi 解決方案,提升了 Android 手機在解碼和放大等聲音基層處理的能力,讓手機擁有更好的播放能力。

▲vivo X1,首款搭載獨立 Hi-Fi 芯片的智能手機

就在這樣的技術環境下,vivo 首款搭載獨立 Hi-Fi 芯片的智能手機 vivo X1 就在 2012 年 11 月正式發佈。自此之後,獨立的 Hi-Fi 方案也成了 vivo 手機新品發佈時的重點組成部分,同時也成了 vivo 手機品牌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的確,vivo X1 的出現打破了音頻發燒用戶對手機的常規認知。

大家原以爲手機跟 Hi-Fi 其實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也以爲只有做成磚頭的樣子纔可能有好的聲音表現。

自 vivo X1 之後,手機 Hi-Fi 的技術也隨着 vivo 手機的迭代更新在不斷進步。從最初單一方案的 Hi-Fi 芯片,到整合了左右雙路解碼和放大的 Hi-Fi 3.0 方案,vivo 在滿足基礎需求的同時,也在不斷探尋手機 Hi-Fi 的可能性。

像搭載 Hi-Fi 3.0 方案的 vivo Xplay 5 旗艦版,已經是將手機 Hi-Fi 方案發揮到極致的性能怪獸。有不少發燒友用戶表示,vivo Xplay 5 旗艦版是一款聽感和素質能比肩主流專業播放設備的產品,如今回過頭來看,它依然站在手機音質的巔峯。

當然,手機音頻體驗不能只靠手機,耳機也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爲此,vivo 也做了不少努力。

一直關注 vivo 的用戶其實都知道,vivo 在早年的發佈會上都會爲手機耳機預留出一定的介紹篇幅。而在每款耳機產品更新時,vivo 在保持耳機硬件表現的同時,也會根據用戶的聲音需求做調整,做出聲音最適合大衆的耳機產品。XE1000 依然是手機耳機中的音質佼佼者,XE680/XE710 也依然在手機配塞領域口碑出衆。

在 3.5mm 耳機孔越發稀少的年代,vivo 還在這類產品上投入這麼多的精力。另外,vivo 在給用戶提供多種耳機選擇的前提下,至今還在自家的官方商城上爲有線耳機保留一個專屬的銷售頁面。

除此之外,vivo 推出了搭載高質量麥克風的 vivo 影音耳機,應付運動環境需求的 vivo 無線運動耳機以及主打外觀顏值的 vivo 繽紛耳機,來應對用戶在不同場景中的耳機使用需求。

雖說現在自己做耳機的廠商也不少,部分也還偶爾推出一些重點的耳機產品。但就單一的「有線耳機」品類也能夠實現產品全覆蓋,還能照顧到多種定位的用戶需求,那真的就只有 vivo 一家了。

它們是 vivo 手機品牌轉型的關鍵,同時也是 vivo 堅持多年的賣點。對 vivo 來說,Hi-Fi 和音樂是紮根在品牌血液中不可缺失的元素。

而這份堅持爲了 vivo 創造了機遇,同時也讓 Hi-Fi 這一小衆愛好,變爲了大衆消費品。vivo 與音樂、Hi-Fi 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簡單的相輔相成,也不是一句簡單的堅持和情懷就能夠解釋。

好耳機主打好聲音,但好耳機並不只有好聲音

只是,時光荏苒,如今的大部分消費者更願意讓渡部分音質換取更便捷的聽音體驗,這也是如今 TWS 耳機市場迅速擴大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哪怕是大衆需求已經逐步轉向無線,耳機市場也開始強調智能化交互體驗,此時的 vivo 也會把耳機的音質放在首位。

其中,vivo 首款真無線耳機 vivo TWS Earphone 正是詮釋這一做法的例子。

vivo TWS Earphone 搭載了當時尺寸最大的 14.2mm 動圈單元,他們也在單元上用上來自 Daikoku 的純銅音圈 ,並加入了生物纖維複合振膜。透過物料提升單元質量,優化單元結構從根本上保證耳機的聲音表現。

的確,vivo TWS Earphone 有非常不錯的聽感。它的聲音風格鮮明,耳機在生物纖維複合振膜的作用下保證了細節表現,大尺寸單元也能夠爲耳機提升聲音厚度,讓聲音變得更加有層次。搭配保證無線傳輸質量的 aptX 傳輸編碼,vivo TWS 能夠做出非常不錯的聲線,既能討好大衆的耳朵,提升他們聲音判定標準,也能滿足發燒友對真無線耳機的聲音需求。

但正如上文所說,現在的無線耳機已經不再是一種單純的音頻設備。他們在滿足用戶音頻需求的同時,也需要在傳輸和功能體驗上解決用戶的需求。

這一點其實 vivo 也考慮到了。對於現在的 vivo 來說,好的聲音效果只是基礎。像隨身翻譯功能等方便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實用功能,vivo 也把它們都加到耳機裏面。如何用耳機爲用戶完成更多的事,這也是 vivo 在考慮的東西。

除此之外,耳機在保證聲音質量的同時,也要確保無線傳輸時的穩定性。

爲了滿足用戶在這方面的需求,vivo 也在 vivo TWS Earphone 上選用當時最新的無線傳輸芯片,實現了當時最低的延遲,從硬件上提升了傳輸質量,就算用戶要用 vivo TWS Earphone 來玩遊戲,耳機傳輸都能夠確保遊戲體驗。

從 vivo TWS Earphone 這款產品身上已經知道,音質現在已經成爲了評判好耳機的入門門檻,但它並不是耳機體驗的全部。只有當好音質和優秀的傳輸性能,以及完整的智能體驗都齊備時,這纔是新時代好耳機的標配。

定義了手機 Hi-Fi 之後,vivo 想找到好無線耳機的標準

從 vivo 手機 Hi-Fi 發展歷史中能看到,音質和聲音技術是紮根在 vivo 品牌中的核心,這也是 vivo 音頻產品的基礎,同時也能夠看出他們對音樂有着一份堅持和情懷。

這份情懷不僅僅是一種標誌和元素,更是驅動他們不斷往前邁進的動力。哪怕宣傳語跟着時代不斷變化,手機產品跟着主流需求不斷轉變,音樂依然是 vivo 不變的追求。

在手機音頻和耳機上專注多年的 vivo 工程師,無疑是這個時代中最懂手機音頻、最懂耳機的人。透過他們的產品,也能夠看到他們對於新一代耳機產品以及用戶耳機需求的理解。

也就是說,過往在定義了手機 Hi-Fi 之後,vivo 正在通過兩代產品的探索,去尋找好無線耳機的標準。

那根耳機線被剪掉了,但是好音質不應該被剪掉。

或許,vivo TWS Earphone 不僅是 vivo 對於當前耳機市場和需求的理解,同時也是他們對真無線產品的展望:

  • 擁有高質、更精細的單元,有更好的聲音基礎
  • 傳輸質量更高,可以實現更高碼流的無線傳輸,達到 CD 甚至更高規格的無線播放
  • 無線傳輸延遲更低,也更穩定,甚至能夠實現跟有線耳機一樣的傳輸穩定性
  • 等等……

有了 vivo TWS Earphone 作爲基礎,相信可以實現這些猜想的耳機產品很快就會出現。

從最早的音樂手機,到 Hi-Fi 手機,再到手機 Hi-Fi 音質比肩專業播放器,vivo 過往在手機音樂上的探索以及成就,也可能再次在新時代下的無線音頻產品上再現。

這其中有過往的路徑經驗,更有供應鏈和研發上的投入上的預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一直以來對於音樂特性的看重,這些合起來,可以稱之爲底蘊。

最終,vivo 想要達到的效果,就是不管「潯陽地僻」還是「天涯淪落」,在各種場景下,不管有線無線,城市鄉村,都能聽到好聽的音樂,不再被「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爲聽」所困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