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小童说星座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讨论主题:告状
事例:赵文华告张经的状
人物:赵文华
职位:通政司(管理公文来往)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属于副部级的官员
张经:闽浙总督,正部级官员
结论:告状是门技术活
京官赵文华怎么会和封疆大吏张经杠上了呢?当时的闽浙,算是前线,那些个日本的浪人,经常会来抢吃,抢喝,抢人。一般京官是没有兴趣跑去那里旅游的。这位赵文华同志,估计也没有旅游的兴趣,不过,他是背负着皇命到此地的,他的人物是祭海。
那会海面上不太平静,也就是倭寇横行,所以,朝廷一方面用实的,砍杀倭寇。一方面来得虚,通过祭海的方式,寻求苍天的庇佑,给沿海百姓一个平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国人差不过都有这样的风格,一方面努力奋斗,一方面寻找精神支持(寺庙香火不断)。有人就说,国人是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信。老祖宗那会就有这样的觉悟了。
赵文华,高高兴兴的到了浙江的地界,原本幻想会有一大堆官员前呼后拥,事实比较残忍,很是冷清。因为那地的总督张经不鸟他,或许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觉,京官下到地方视察,地方官都会搞热情接待的。在明朝,总督不是地方官,而是中央派驻到地方工作的领导,工资,户口都挂在中央,比如张经,原先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此次是挂衔下派,而赵文华只是奉命出差,干点临时的工作。
赵文华摆谱,而张总督就是不接招,赵文华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赵文华发挥了他的特长,告状。赵文华是一个坏人,有能力的坏人。
赵文华告张经什么状呢?告,张经畏惧倭寇,拿了朝廷的钱,不帮朝廷办事,消极避战。
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很不简单。反正,我看不出这个的玄机在哪里,智商着急。
张经不是吃素的额,赵文华上书后不久,他就得了消息,但他的反应却是十分的怪异,不但没找赵文华算账,也不上书辩解。因为那会他和大部分人一样,相信了一句话:
让事实来说话吧。
张经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正在调集兵马围剿倭寇,而且成功的几率是非常的高的,百分之九十九能赢的。张总督就想,只要我胜利的奏折到了皇帝的跟前,一切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张总督准备了那么久,战事在朝着他预想的那样的发展,他终于胜利里,大破倭寇,斩杀敌一千九百余人,史称“王江泾大捷”。
张总督的捷报传入京城,他所期盼的皇帝的奖赏,什么升官,什么发财,统统的没有,而是两个人,两个锦衣卫。他们送给张总督的见面礼是一副闪亮的镣铐,然后传达了皇帝的谕旨:
“经欺诞不忠,着实入京问罪”
张总督的脑袋有点乱,其实小编我也很乱,很多的读者也有乱。明明打了胜仗,怎么就变成了“欺诞不忠”
问题在那封的告状信上,这封信是有奥妙的。一封简单的告状信,变得很不简单,因为有一个人的配合表演,那就是严嵩。
皇帝在看完赵文华的黑张经的材料时,顺手递给了一旁的严嵩,严嵩做深思状良久,突然换上了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开始痛斥倭寇侵害百姓的惨状,最后指出主题——拥兵自重,坐观倭乱,都是张经惹的祸。
经严嵩这么一分析,嘉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即下令缉拿到京。
谕令下达后没多久,张经的报捷文书就送到了,看似张经就要涉险过关了,但正如赵文华所料的那样,嘉靖做出了一个缺心眼的判断
“张经很是可恶,听到文华弹劾他,才打了一战”
张经完蛋了,嘉靖同时也完蛋了,因为严嵩已经料到了嘉靖会是这样的反应了,玩与被玩的调了个。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