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抗倭战斗中,如果说戚继光是冲锋陷阵的第一名将,那么胡宗宪则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主帅,他亲临前线指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的伟大的历史作用。

胡宗宪,世代是锦衣卫,但级别低的可怜,胡宗宪踏入仕途,完全是因为自己考上进士。嘉靖三十二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百姓民不聊生,胡宗宪帅三军消灭了倭寇,保住了明朝半壁江山。作为民族英雄,他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超过了戚继光,也超过了宋朝民族英雄岳飞。

嘉庆三十四年,胡宗宪被提为总督,他以优秀不断晋升,最后坐到了浙江按察御史的位置,与此同时到来的还有,严崇的干儿子赵文华,严崇是当时著名的权臣,于是,赵文华仗着严崇给他撑腰,经常对总督张经傲慢无礼,甚至是勒索,哪知位高权重的张经并不把他看在眼里,这就惹怒了赵文华,于是总督张经连带巡抚李天宠一起被赵文华诬陷致死,其实在这背后胡宗宪是暗地帮了赵文华一把的,也就是说这起冤案中,胡宗宪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甚至在之后,他在赵文华面前也是取意奉承,因此才能平步青云,封官进爵。

官场风云变幻,严崇失势,胡宗宪理所应当的被抓了起来,好在皇帝念在他抗倭有功的份上,没对他判死刑,之后的一次政治斗争,胡宗宪再次进入了牢房,因想要洗刷清白,却迟迟得不到皇帝召唤,最后郁郁寡欢,用自杀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古代这个尔虞我诈的官场里,如果没有靠山,不懂得察言观色,很容易就会成为一缕冤魂,胡宗宪就是最好的例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