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朝有一个王朝的气数,气数是什么,气数就是王朝内部的各种弊病和矛盾积累,气数尽了,就是,弊病和矛盾,到了空前的程度,它发现不了人才,更用不了人才,不能意识到改革,或者未及改革的时候,遇到了天灾人祸,于是乎,任何人都将无力回天,技术性的操作,或许可以短暂地延缓灭亡,赢得一线喘息,想要起死回生,除非把整个王朝重新荡涤一遍,显然,明末,没有人可以完成这件事,即使能力如王阳明,张居正,当然,如果王阳明,张居正等等,携其崇高的历史地位复活,而不是无历史地位的重生,那是另一回事。

就明朝的当时局面,最好的破局方法还是不破不立,什么叫破,打破现有的规则和格局,重新开创新的局面,著名的例子有:项羽、刘秀、杨坚、李世民,我一贯的论点是崇祯迁都到南京,依靠手上的军队,扫平南方的土豪劣绅,和李自成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只待回一口气,只要几年时间就能反攻领导人了,屁股决定脑袋,李自成敢动既得利益阶层的饭碗,就要承受利益阶层的反抗。

这几个方面皇太极和多尔衮就很聪明,他们让坏人带路党去屠城,清军自己安民,向士绅地主提供保护,既拉拢了既得利益阶层,又清除了反抗对象,还能树立自己顺应天时,不忍中国混乱,扫平伪帝余孽这种忠臣形象,最后帝种无法寻得,无奈只好代替天子牧民四方了,其次,明朝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对官商收不上税,百姓的税负太高,但是即使你知道了要给官商收税,也没办法操作,因为皇帝你不可能自己拿算盘去收,还得官收,很多官出身或与富商,地方土豪有关联。

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即使李闯占据了北京,但是他虐杀官商的行为引起了这些人的反感,所以他不能长久占据地盘,只能做流寇,承认这些士人土豪的地位,所以满清能很快确立统治,至于外患,即便后金自甘堕落,老朋友瓦剌成长为准格尔之后,也不是明末能够应对的,思想限制了认知,认知限制了政策,明代最有可能点出殖民经济重商主义的,大概还真就是东林党人。

或者更加重商的闽浙心学分支,然而大国的问题是自然环境与经济模式的跨度过大,小国可以轻易转身,大国转速太快会扭伤,明末已经没有腾挪空间了,戚继光是抗倭英雄,改变了福建浙江沿海被倭寇骚扰的苦难,并不是能改变大明历史的人物,所以对大明灭亡,意义可能是蝴蝶效应的偶然影响,不是大概率挽救大明的人,王阳明是心学创始人,张居正就是其信徒,但是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都知道,当时朝廷还有理学的信徒,儒家应该也有,所以对于历史,其文化影响比较大,但是改变历史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张居正是神童,能人,一条鞭法等改革给力,而且一度把控了朝局,基本可以理解为决定了国家的方向,后面国库充盈其有重要功劳,所以决定大明能繁荣发展的,也就是他有直接影响力,大明的问题在于其制度必然造成逆淘汰,逆淘汰积累到临界点就会嘣的一声爆炸,即便你说的这些人中有可以延缓死亡的能力,也延缓不了多久,这其中张居正一般被认为属于这类人,但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大明帝国灭亡的原因并不在于没有人才,事实上,历朝历代的人才都是不缺的,大明死于经济崩溃,不解决这个问题,早晚都是要死的。

最后,大明末代已经无药可救了,就和以往的王朝一样,末代大明已经走完了他的历史路程,除非明太祖再世,又或者明成祖重生,不然谁都救不了大明,所有封建王朝到末期,都是在结构上的崩坏,是整个王朝的上层结构的崩坏,是该王朝矛盾积累导致的崩坏,是上层与下层极度撕裂,贫富差距极大,利益分配严重两极化,想起死回生只能破而后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秀,但纵观整个历史,刘秀只出了一个!真要挑一个人出来,张居正本来有机会帮大明续命的,但万历又改回来了,确切的说是万历和当朝朝臣改回来的,所以大明从万历亲政开始大明就注定积重难返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