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唐武宗不传位给儿子呢。可是唐武宗偏偏越过了多种传位方法,选择了叔叔光王,这令人难以理解。

唐武宗一直信仰道教,所以长期服用长生丹药,他相信这样就可以延长生命。谁知长生丹药不仅不能长生,还害得他患上疾病。会昌六年,三十二岁的唐武宗,就因长期服食丹药,而英年早逝了。在病逝之前,唐武宗很长一段时间没法上朝,而在此期间,他也并未册立太子。所以继承人选,一直是朝野上下关注的重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宫中突然传来圣旨,唐武宗要传位给自己的叔叔光王。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传位,主要以“父死子继”为主,要是皇帝没有儿子,那就可以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再或者,皇帝可以从宗室中,收养一个儿子,并册立为继承人。也就是说,皇帝传位的方法有很多,完全没必要传位给叔叔。那么唐武宗为何要这样做呢?他没有儿子或兄弟吗?

当然不是,史书记载:“武宗五子,杞王峻,开成五年封,益王岘、兖王岐、德王峄、昌王嵯。”这说明唐武宗有5个儿子,既然有儿子,他完全没必要传位给叔叔才对。为什么唐武宗不传位给儿子呢?在传位诏书上,是这样写的:“皇子冲幼,须选贤德,光王怡可立为皇太叔,更名忱,应军国政事令权句当。”意思是皇子们年纪还小,所以才选了贤德的光王继位。

但是皇子年幼是真正的原因吗?唐武宗病逝时三十二岁,他的五个儿子年纪也确实不大。不过就算皇子年幼不堪重任,皇帝也可以选择辅政大臣啊。再退一步说,就算害怕大臣擅权,那也可以从侄子里挑选继承人啊,唐敬宗、唐文宗都有年纪较长的皇子在世。

可是唐武宗偏偏越过了多种传位方法,选择了叔叔光王,这令人难以理解。虽说光王的实际年龄,只比唐武宗大四岁罢了,但唐武宗一直看不上这个叔叔,史书记载:“上性豪迈,尤所不礼。”

而传位诏书上明明却写着,光王“贤德”,所以才传位给他。唐武宗既然看不上这个叔叔,却又说他“贤德”,并且传位给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一切只说明了一个原因,就是此诏书非唐武宗所发。当时有个宦官叫马元贽,担任着神策军中尉一职,掌管着宫廷禁军的大权。而这道册立光王为皇太叔的诏书,正是他以唐武宗的名义发出的。

原来,唐武宗即位后,任用李德裕为宰相,并且开始打击宦官势力。马元贽作为宦官的头,自然是首当其冲。于是他便想趁唐武宗病危之际,拥立一个容易控制的人,借此拥立之功,提升自己的地位。

唐武宗病得越来越厉害,已经无法正常上朝。这时候马元贽就开始隔绝他与大臣的联系,李德裕等人想要求见皇帝,都被马元贽被阻拦了。后来唐武宗渐渐连话都说不出了,可惜他始终无法见到李德裕,交代后事。等到完全控制住局面后,马元贽便伪造了诏书,以唐武宗的名义,册立光王李怡为皇太叔。诏书发出的三天后,唐武宗就驾崩了,于是光王顺利登上皇位,并且改名为李忱,是为唐宣宗。

唐宣宗即位后勤俭治国,使得本已出现衰败的唐朝,再次呈现出中兴的局面。后世更是将他与汉文帝、唐太宗相媲美,不仅称他为“小太宗”,还将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大中之治”。

马元贽当初决定拥立唐宣宗,是觉得他容易控制。但实际上唐宣宗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即位后,的确对马元贽十分恩宠,但他一面贬谪李德裕,结束了牛李党争,使马元贽放松警惕。一方面又拟制宦官势力,避免其过于膨胀。因此在唐宣宗一朝,马元贽虽然备受恩宠,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可除了手中的禁军外,并无什么实际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