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日平时在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时,无需在意宝宝是否能听懂,而是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建立,同时,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语速是否过快,太快的语速不利于孩子模仿。等到孩子的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父母可以借助一些绘本或识字卡片来练习语言,让孩子多说多听,渐渐地,宝宝就会变成小话痨啦。

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迟迟不开口或者话很少,而身边同龄的小朋友,都已经小嘴说个不停了,那家里孩子开口晚的父母都会有点着急了。

邻居家就有一个小孩,快两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每天就是咿咿呀呀的,基本的日常表达也说不清楚,邻居急的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一番,可孩子各方面指标都显示正常,医生只是说再等等,父母多跟孩子说话互动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正常的孩子,掌握基本的语言需要花上三到四年。孩子从9个月开始到他一岁的这个阶段是理解语言的时期,后面的几年则是学会表达的时期,排除先天性的因素,孩子开口晚,多半和家庭的语言环境有关系,比如这下面这3件事就不利于宝宝学说话。

1、父母方言和普通话混合着用

现在还有一些家庭里日常对话还是会用到方言,而小孩子早在七八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模仿父母的行为和语言了,所以建议父母在家的时候尽量是使用单一的语言类型(要么普通话,要么家乡话),给孩子营造一个统一的语言环境。

2、父母语速过快或是少言寡语

其实,不只是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孩子出生后,父母就该多和孩子进行语言沟通,这也是促进宝宝智力发育的重要途径。如果父母本来就不怎么爱说话,孩子没办法接受到语言的讯息,自然也很难学会说话。

就像我们大人在学外语时,如果能多融入外语的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是非常有利的。父日平时在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时,无需在意宝宝是否能听懂,而是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建立,同时,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语速是否过快,太快的语速不利于孩子模仿。

3、抑制孩子发音

抑制孩子发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做的太过于周到,以至于把孩子想到的或是没想到的都做了。比如说孩子想喝水,还没有咿咿呀呀的开口,你就已经把水拿到他的身边,这样孩子就少了一次表达的机会了,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就培养不起来了。第二种情况是当孩子发错音或者说错了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嘲笑或是打击孩子,否则会打击孩子的表达欲望。

所以,排除疾病原因,上面这3件事情,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期,父母们都要注意了。此外,很多父母还喜欢让孩子看电视和看视频学语言,其实电子设备的确可以当作辅助工具来用,但这些对孩子来说只是单方面的输入,没办法培养宝宝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不管父母平时有多忙碌,都要记得抽出一部分时间陪孩子多说话。等到孩子的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父母可以借助一些绘本或识字卡片来练习语言,让孩子多说多听,渐渐地,宝宝就会变成小话痨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