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第一批部隊入緬作戰,包括第5軍、第6軍、第66軍,共計10萬餘人。

這三個軍的軍長,分別是杜聿明、甘麗初、張軫,其中最可惜的,莫過於甘麗初了。

甘麗初1901年出生於廣西省容縣,後來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跟杜聿明、胡宗南等人成爲同學。

北伐期間,甘麗初因爲作戰勇猛,升任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團長,第二年,又在蚌埠戰役中嶄露頭角,成爲副師長,很快就得到了老蔣的賞識,成爲老蔣麾下的心腹將領。

從蔣桂戰役、馮蔣戰役到後來的中原大戰,甘麗初幾乎一次也沒有落下,憑藉這些戰功,甘麗初的仕途也是一路暢通,1936年1月被授予少將軍銜,半年之後又晉升爲中將。這樣的晉升速度,放眼整個國軍陣營,恐怕也沒幾個人能比得上。

正是因爲這份忠心和勇猛,老蔣在籌備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時,最先想到的就是甘麗初和杜聿明。

杜聿明就不用多說了,第五軍可是國軍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王牌中的王牌,杜聿明也是享譽國際的抗戰名將,能和這樣的人聯袂出擊,足以說明甘麗初的能力,和他在老蔣心中的地位。

但是,在緬甸期間,甘麗初和中印緬戰區的美軍總司令史迪威矛盾重重,以至於史迪威竟然在寫給美國國務卿的信中聲稱,應該把甘麗初槍斃!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方面,是由於中美雙方溝通存在問題,以至於美軍出現了不必要的傷亡,惹怒了史迪威;另一方面,深受老蔣信任的甘麗初,向來頤指氣使慣了,哪裏受得了美國人在他面前指手畫腳?難免心有怨氣,從而命令執行不到位,讓脾氣火爆的史迪威更加憤怒。

但不管怎麼說,甘麗初在緬甸戰場上的功勳是不可磨滅的。回國後,甘麗初又擔任第二方面軍總參謀長,一直到抗戰勝利結束。

到這裏,甘麗初的軍事生涯還算是輝煌的,出身於普通的農民家庭,憑藉自己的摸爬滾打,成爲陸軍中將,可以說是勵志典範了。然而,老話說得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老蔣的信任給了甘麗初晉升的“天梯”,但也矇住了他的心智,最終讓他自取滅亡。

1949年,老蔣大勢已去,各軍將領走的走,降的降,但甘麗初爲了報答老蔣的知遇之恩,主動出任廣西軍政督導團團長,拉起了一支“救國軍”,自任軍長,活動在廣西一帶打游擊,即便是在新中國成立後,仍然四處出擊。

爲了徹底消滅這股勢力,我軍於1950年冬進軍大瑤山,將其圍殲,甘麗初也被打死,終年49歲。

1959年,老蔣想起了這位“忠心耿耿”的部下,特地追晉甘麗初爲陸軍上將。

當初一起出徵緬甸的三位軍長,張軫的結局最好,在1949年率部起義,成爲我軍第51軍軍長,後來還擔任過湖北軍-區副司令、河南省副省長等職。

杜聿明雖然成了俘虜,被關押了10年,但出獄後生活還算不錯,尤其是他的女婿楊振寧的關係,讓杜聿明受到了不一般的特殊優待。

只有甘麗初,因冥頑不化,據不投降,最後被我軍殲滅,可悲可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