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那個年代特別追崇理學家朱熹,朱熹這個人提出了,很多,禁錮人的自由,人的思想,並且踐踏女性生存空間的話語,其中最出名的一句就是“存天理,滅人慾”。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庶出的子女僅僅是比真正的奴才高一點等級而已,在真正嫡出的孩子面前,他們都算不得主子,因爲他們就是嫡出孩子的奴才。男孩子尚且還能分得幾分繼承權,至於庶出的女孩,他們的地位根本不值一提,說到這裏,大家就會很疑惑,明蘭,爲什麼出嫁以後回到孃家喫飯的時候可以坐在父親右手邊的位置?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作爲馮紹峯和趙麗穎的定情之作,上映之時一度引發了網友巨大的討論,據說微博熱搜也是多年來少有的盛況,大家都知道盛明蘭是盛家的庶女,特別是在宋朝那個年代,女性地位極其低下。


根據我們傳統的桌子位置,座位規則和習俗,正對門者爲主位上坐,其次是左邊和右邊,位置最低下者爲長方桌,正對主君的位置,而明蘭出嫁以後回到孃家,盛父左邊是墨蘭的夫君梁六公子,他是伯爵公子自然擔得起這個位置,可是明蘭僅僅是一個庶女,爲什麼比嫡女如蘭位置還要好?

這裏就要考慮中國古代的婚嫁制度,古代女子的身份不僅僅是和生母相關,更是尊崇者,女子出嫁從夫,女子的丈夫,如果社會地位足夠高,女子的社會地位就自然而然地提高,正如皇帝的老婆皇后這一個位置,是萬千女性,拼盡一生都想得到的位置,明蘭的丈夫顧廷燁當時是,皇帝面前的寵臣先後救了兩任皇帝,又有侯爵身份,並且給明蘭又求得了一個誥命的身份,誥命夫人這個身份,雖然沒有實權,但是卻有俸祿,通俗點來講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有工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從古至今都是如此,誥命夫人因爲享受着朝廷的俸祿,所以身份自然比尋常女子高貴許多。

誥命夫人,這個身份是古代除了皇室宗親的女孩以外的女性能享受到的最尊崇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明蘭身背誥命,又是當今聖上寵臣顧廷燁的結髮妻子,所以這個位子是坐地的,正是因爲夫家身份地位很高,所以明蘭在孃家說話,辦事也會很有底氣,即使在飯桌上公然拒絕墨蘭將生母林小娘的牌位放到玉清觀也是非常乾脆,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摔筷子甩臉色,都可以,即使是盛父,也要給她幾分顏面。

而如蘭雖然是盛家嫡女,母親身份也尊貴,可是自己所嫁的只是一個尋常的舉子,家世過於清貧,如蘭的夫君是幾個姐妹夫婿裏面最差的,所以相應的如蘭身份地位也就比其他幾個姐妹略低一些,她就只能坐到飯桌的末尾,盛家大娘子王若弗坐在最末的位置,是因爲她是主家,出嫁的閨女,再次回來是客人,要依着飯桌的禮節,她作爲家裏的女主人,坐在末流位置只是爲了表示對客的尊重。

正所謂出嫁以後,夫婦爲一體,夫榮則妻貴,夫賤則妻拙,這就是爲什麼明蘭結婚以後回到孃家,身份地位都發生了變化,其實若細細論起來,如蘭和墨蘭見到她是應該行禮的,只是明蘭,並不計較這些細枝末節,不拘禮於形式,她更看重於兄弟姐妹的親情,一方面也是因爲她從小缺失家庭溫暖的關照,她還是很看重自己的家人,另一方面是她本人性格又溫婉賢淑,端莊大方,不是個刻意刻薄之人,所以即使如蘭和墨蘭並未對她行禮,她也從未怪責,此外她做事向來謹小慎微慣了,她說她希望低調行事,以免引來她人嫉妒,給自己的夫君招來禍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