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爲“中國學生營養日”,宣傳主題: “合理膳食倡三減,良好習慣促三健”。“中國營養協會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在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倡議書指出,每天適量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肉、蛋、奶、豆等食物,多喫新鮮蔬果,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提高機體免疫力。

5月17日,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量檢測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對澎湃新聞表示,今年兩會她將提交《將“一生飲奶計劃”納入國家重要戰略,爲全民健康保駕護航的建議》。

可見,牛奶在我們日常飲食中起着非常總要的作用。

第一,牛奶的鈣吸收率特別高,我們經常喫的鈣片它實際上是碳酸鈣,而牛奶裏的鈣是有機鈣,吸收率很高。第二,牛奶的蛋白質較平衡,容易吸收。第三 ,牛奶裏含有豐富的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對我們的健康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少年強則國強,在青少年培養的過程中,除了“德智體”,食育教育也不容忽視。喝牛奶不僅切實改善了學生營養狀況,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健康意識和飲食習慣。

喝奶到底有哪些好處?

一、喝奶提高免疫力

目前,伴隨着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穩定,各地越來越多中小學進入復學季,牛奶可增強免疫力,降低疾病發生的幾率。

牛奶裏含有豐富的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對我們的健康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專家介紹,優質蛋白質能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而乳製品中的蛋白質中含有能調節免疫功能的獨特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及多種氨基酸。乳製品中所含的溶菌酶、乳過氧化物酶更能在腸內發揮抗感染作用,激活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或提高機體對致病菌的抵抗力,保護身體的免疫功能。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醫師王遷提到,牛奶是提升免疫力的首選食品,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對維護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有着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喝牛奶補鈣

青少年學生處於生長旺盛期,鈣的需要量也相對較多。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無機鹽,是一種凝血因子,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補鈣,可以促進骨骼的發育,有利於身高的生長。

300克奶可爲我們提供約300mg鈣、9g優質蛋白質。按成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成人每天喝300g奶,可以實現鈣攝入量的37.5%、優質蛋白質的30%。如果不喝這些奶,人們很難實現鈣和優質蛋白質的膳食參考推薦量。

比如用豬瘦肉代替,需要差不多50g的瘦肉才能抵上這9g蛋白質,但卻遠遠抵不了鈣的需要(50g瘦肉中只有3mg鈣)。

國內外多年來的研究表明,堅持每天喝適量的牛奶不僅能促進兒童少年的體格發育,還能使他們的骨骼變得更緻密,減少他們將來發生骨折的危險性。

牛奶好,但是不是喝越多越好?其實面對這一問題,早在2018年9月,一篇刊登在《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就表明,每人每天喝244-488mL牛奶或酸奶即可對健康發揮顯著作用。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孩子每天攝入500mL左右的牛奶,以保證其身體所需營養。

對成年人來說,喝奶還具有降壓、預防抑鬱、瘦身、預防糖尿病、緩解痛風、預防老癡、預防腸癌等作用。來自加拿大的研究團隊耗時15年,研究樣本涵蓋5大洲21個國家超13萬人,發現當每天攝入牛奶量達到一斤(500mL)時,可使這13萬人的總死亡率降低17%,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23%,中風率下降34%。

牛奶喝對時間才能更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的時間喝牛奶,會補充營養;而挑錯了喝牛奶的時機,就容易自損健康。

晚上喝奶最補鈣:晚上是人體血鈣含量最低的時候,有利於食物中鈣的吸收,同時晚間人體內影響鈣吸收的因素較少。

午後喝酸奶最補充精力:酸奶中的酪氨酸對於緩解心理壓力過大、高度緊張和焦慮而引發的人體疲憊等有很大的幫助。經過乳酸菌發酵,酸奶中的蛋白質、肽、氨基酸等顆粒變得微小,遊離酪氨酸的含量大大提高,吸收起來也更容易。

以下幾個時期,忍忍別喝奶:腹瀉時、消化不良時、感覺燒心時、剛做完腹部手術後、腸炎時、有消化道急性炎症時。

牛奶應該選什麼樣的?

一般來說鮮奶的質量最好。它對原料的要求、對工藝的要求都比較高,所以有條件的肯定優先選擇鮮奶或酸奶,直接飲用,效果最理想,當然還有一些地方,比如山區、鄉村,很難供應上鮮奶,那麼常溫奶和奶粉也可作爲補充營養的選擇,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場景來選擇。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從孩子做起

應該如何合理膳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合理營養膳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少油少鹽少糖,不暴飲暴食,不偏食挑食,不喝生水,不喫生食,禁食野生動物,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g;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於25g;蔬菜和水果每日攝入量不低於500g;每日攝入食物種類不少於12種,每週不少於25種;足量飲水,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1500~1700mL)。

科學鍛鍊身體:情期間以居家運動爲主,每天30-60分鐘爲宜;勞逸結合,運動適度。配合充分的運動前熱身,預防運動損傷。

養成衛生習慣:勤洗手、多通風,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勤曬衣被,保持家居、衣物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咳嗽、打噴嚏注意用紙巾或肘部遮擋,避免用手直接遮擋;不用不乾淨的手接觸口、眼、鼻。

網絡綜合整理

圖文編輯:肖鑫鑫

責任編輯:王 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