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聚隆的情況也和國立科技類似,目前南京聚隆應用於頭盔的原材料產品僅有少量銷售,佔其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很小,不會對其經營業績產生影響。南京聚隆表示,“目前公司應用於頭盔的原材料產品僅有少量銷售,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很小,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原標題:頭盔股熄火?股價漲後已下跌,有上市公司喊“不賣頭盔”

口罩火後,頭盔火。

受政策層面影響,頭盔近日悄然走俏。據京東大數據顯示,5月以來摩托車及電動車頭盔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搜索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也接近400%。尤其江蘇、河南、天津、雲南等地區,頭盔的成交額更是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

A股的“頭盔概念股”也應運而生,迎來一波大漲。不過,由於頭盔價格瘋漲等原因,相關部門快速出手。

5月20日下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微發佈消息稱:公安部密切關注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漲價問題,要求各地穩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積極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嚴查價格違法行爲。

受此消息影響,5月21日,頭盔概念股股價全線下跌。

頭盔火熱帶動概念股上漲,國立科技南京聚隆雙雙三連板

近期,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加強宣傳引導,增強羣衆佩戴安全頭盔的意識。公告發出後,各地政府紛紛響應。5月份以來,頭盔銷量暴增。

頭盔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頭盔漲價成爲全民熱議話題。

伴隨着頭盔概念的熱炒,股市很快作出了反應。

i問財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共有7只頭盔概念股,即國立科技、南京聚隆、三夫戶外伊之密、際華集團、拓斯達、新日股份

從5月18日開市到5月20日收盤,這7只股票總市值累計增長約30.56億元,其中,國立科技和南京聚隆均收穫了三個漲停板。

國立科技主要從事低碳、環保高分子材料業務,供應鏈管理業務,汽車配件業務等。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國立科技“目前並未生產頭盔”。目前市場上部分頭盔原材料爲ABS、PC等,國立科技改性工程塑料中有改性ABS、改性PC等材料,但該等材料未直接供應到頭盔生產商。

2019年,國立科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2595.74萬元,同比下滑53.23%,據其業績快報,原因有5個:2019年投資新設的東莞市國立萬泉鞋業有限公司、肇慶國立新材料有限公司、廣東國立通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因成立初期,前期投入費用較大,產能未完全釋放;2019年,因總部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及營業規模擴大致人工費用、折舊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研發投入較2018年同期增加;因公司戰略佈局,資金需求增加致利息費用增加;非經常性收益較2018年同期減少。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國立科技陷入虧損。

南京聚隆的情況也和國立科技類似,目前南京聚隆應用於頭盔的原材料產品僅有少量銷售,佔其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很小,不會對其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在成爲頭盔概念股一員之前,南京聚隆位列口罩概念股,從業績來看,南京聚隆去年增利不增收,今年一季度同樣受到了疫情影響,營收淨利同比雙降。

另外,南京聚隆近日還公開表示:“5月中旬以來,聚丙烯熔噴料(主要應用在口罩、防護服、過濾材料上,涉及醫療衛生等工業領域)市場需求呈下滑趨勢。”

頭盔概念股今日全線下跌,南京聚隆公告後股價跌停

頭盔市場的瘋狂引發了全民熱議,也很快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5月20日下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微發佈消息稱:公安部密切關注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漲價問題,要求各地穩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積極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嚴查價格違法行爲。

受此消息影響,5月21日,前述7只股票全線下跌,截至5月21日收盤,南京聚隆和伊之密跌停,國立科技的單日跌幅也超過5%。

事實上,5月20日晚間,國立科技和南京聚隆便發佈公告“澄清”。

國立科技稱“目前公司並未生產頭盔;目前市場上部分頭盔原材料爲ABS、PC等,公司改性工程塑料中有改性ABS、改性PC等材料,但該等材料未直接供應到頭盔生產商,公司改性ABS、改性PC等材料銷售收入及利潤佔比均較低,預計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南京聚隆表示,“目前公司應用於頭盔的原材料產品僅有少量銷售,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很小,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新日股份則在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稱:“截至目前,公司銷售的頭盔均爲外採,作爲公司電動兩輪車附件之一進行銷售,經銷商可以選購,該類附件銷售收入佔比較小。”並且“截至目前,公司沒有頭盔生產線,公司不生產電動車頭盔。”

另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日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被投資者提問是否經營或涉及頭盔業務,對此,迦南科技、*ST海源、迪森股份、*ST東南、 興業科技等上市公司明確表示,“公司暫無製作頭盔的設備和技術”,“公司產品不涉及生產頭盔”,“公司及子公司沒有頭盔業務”,“公司生產的產品未涉及頭盔”,“目前公司尚未和頭盔生產廠家合作”等。

頭盔概念股還會火嗎?

雖然頭盔在5月接過了口罩、熔噴布的班,成爲當下的緊俏貨,但是,就這幾天的股市行情來看,頭盔概念股的熱度、持久度顯然不及昔日的口罩概念股和熔噴布概念股,那麼,頭盔概念股還會火嗎?

新時代證券認爲:4月 21 日,公安部交管局下發通知部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自 2020年6月1日起“依法查糾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騎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爲”,這將在中短期帶動頭盔產業鏈需求爆發。

“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3億,摩托車保有量6765萬。目前全國頭盔滲透率極低,保守估計頭盔產銷量不超過5000萬/年,新增頭盔需求缺口或超3億個,假設均價100元/個,對應300億元市場需求。”新時代證券分析師表示。

不過,市場上也有聲音表示,“頭盔需求和口罩需求有明顯的不同,口罩需求是來自消費者自發性消費,疫情未結束之前且產量未匹配需求之前,口罩消費是緊迫且無可替代的。”“安全佩戴頭盔雖然十分重要,但人們還未形成佩戴頭盔的意識,因而頭盔需求需要靠政策引導,所以頭盔可能僅帶來短期的炒作。”

前海開源基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爲,頭盔概念股屬於概念性炒作,這種短炒持續性可能不強,建議投資者看長線,關注基本面比較好的板塊和個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