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空镜头”越轴是一种很自然的越轴方式,插入一个空镜头让观众忘记人物的位置关系,神不知鬼不觉地让镜头越过轴线。“越轴”就是让镜头同时出现在轴线两侧镜头调度方式。

我在上期的动画分镜专题中提到了“上下手”原则。这个原则可以概括为:起到主要表演作用的角色,往往被安置在镜头右边,前提是要符合以轴线为参照物的空间关系。于是就是有好奇读者想让我展开说一下“什么是分镜中的越轴?”

讲“越轴”之前要先讲“轴线”,但轴线是个很比较的话题,同时“越轴”是不太普遍的镜头调度方式,有大量“多技巧混用”诞生出的案例。为了便于普通观众理解和入门,本文只选取了双角色登场的基本案例。

当一个场景中有两位角色时,两者的俯视角度的连线就是“轴线”,也被称为“想定线”。传统的机位布局就是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形式,共同点是所有的镜头都在轴线的同一侧。“越轴”就是让镜头同时出现在轴线两侧镜头调度方式。

动画分镜往往会以轴线为标准,主要目的是保证观众们能搞懂空间关系。镜头的位置只要不越过轴线,两人同框时站在左边的人就一定会出现在画面左侧,站在右边的人就一定会出现在画面右侧。即使两人不同框,观众们的空间感也不会发生错乱。图示中的8和9也叫做“骑轴镜头”,镜头方向与轴线方向一致。观众无法通过这种机位拍摄的画面判断人物的位置关系,所以“骑轴镜头”一般会跟在1、4、5这种“关系镜头”之后出现。

现在动画背景越来越精细,参照物越来越明确,用轴线强调位置关系的必要性相对而言也少了很多。于是就出现了一些“违反常理”的越轴操作。实现越轴的方式有不少,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很有代表性的简单案例。

阿良良木历与帷幕后的忍下心的连线为轴线

首先是“无技巧越轴”,这种越轴方式没有规律可循,普通观众也能一眼就看出越轴之后的违和感。这种越轴的出现,一般是因为演出意图超越了镜头逻辑。这一幕需要全面展现主角的表情变化,所以不惜越轴也要对着他来一个环绕拍摄。

有些观众看新房昭之的作品时,会觉得镜头分布得特别的乱,进而认为他的作品没有遵循轴线的概念,但新房作品中绝大多数的画面,都是以轴线为基础进行构图的端正镜头。“轴线”是他构图的灵魂,“越轴”是他演出的法宝。

用“空镜头”越轴是一种很自然的越轴方式,插入一个空镜头让观众忘记人物的位置关系,神不知鬼不觉地让镜头越过轴线。比如《续终物语》在两人对话的镜头之间,插入了几个绘马(许愿牌)的空镜头之后,镜头也顺理成章地变到了轴线的另一侧。

“插入第三者”也是常见的越轴方式,但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一幕来自《约定的梦幻岛》艾玛和诺曼双人对话,当第三位角色“雷”出现的时候,艾玛和诺曼的位置便左右颠倒了。

这种情况虽然普遍作为越轴的案例,但严格来说被摄主体变了,轴线随着被摄主体的增多已经不是“两点连线”的简单关系了。“插入第三者”的情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越轴,应该算“轴线变化”的案例。

另外,再补充一个没有普遍性,但让人眼前一亮的越轴镜头。《辉夜大小姐》第6集是导演畠山守亲自做的分镜,这一幕的越轴是整集的点睛之笔,用到了“特写”和“动势”的双重技巧。使用特写越轴与使用空镜头越轴的道理差不多,原理都是暂时打乱观众的空间印象。“动势”指的是举手这个动作,同一动作的延续,增强了镜头之间的关联性。打乱空间印象的同时,保证了镜头的延续,实现了一次很高明的越轴。

说畠山守跟新房昭之师徒两人,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前者还是更按照套路出牌的,《辉夜大小姐》第6集是个非常强的单回,有机会可以给大家做一下逐个镜头的拉片分析。

另外,虽然本期介绍了“越轴”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大家要明白抛开“演出意图”谈“越轴”是得不出任何有效结论的。喜欢分析镜头的观众只需要将越轴作为一种思考方向,千万不要把关注的重心都放在这上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