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维塔利安撤退后,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因为其解了君士坦丁堡的围,再次被人们推举为拜占庭的皇帝。看到为数众多的“蛮族”围攻君士坦丁堡,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派出他的几名战将迎敌,可是那些人曾与维塔利安共事,不愿去与老朋友对战。

很久以来,大家只要谈论到中世纪,就一定会说西欧各国。而东欧各国呢,除了拜占庭外几乎都是很少提及的。那么东欧是否原本就比西欧更差呢?说起来真的不是。但为什么现在却总把东欧诸国排除在欧洲之外呢?只是因为现代西欧经济政治远比东欧要强,可是在遥远的中世纪,其实东欧和西欧的差别并没有多大。中世纪,在西欧来说,一般是指东西罗马分裂到地理大发现前的这段时间,即公元 395-1492年。在这段时间里,欧洲逐渐建立起了大量民族国家,并逐渐形成现代国家的雏形。而东欧,从地理概念上来说包括中东欧、巴尔干与俄国东欧。这些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由斯拉夫人建立的,所以也被称为斯拉夫世界。那么,东欧的中世纪是否与西欧的总世纪时间不尽相同呢?是的。下面我们先来说说东欧中世纪的起始时间。

斯拉夫人原本居住在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当阿提拉的匈人帝国衰亡后,产生了政治真空,斯拉夫人便沿着当年日耳曼人走的路线,逐渐进入富庶的罗马帝国。当然,因为东欧大草原地区经常有各类游牧民族迁徙,他们会裹挟着一些斯拉夫人去进攻东部罗马,也就是后来的拜占庭帝国。斯拉夫人也就充当了一些炮灰的角色。他们可以说是罗马帝国最后几十年辉煌的见证者,但却并不是日耳曼人那样的破坏者。因为他们刚刚摆脱了原始氏族社会,但部落仍旧是他们最大的单位,大的联盟和民族并未形成。可是,他们又对罗马帝国的富裕垂涎,所以便于 5世纪前后开始逐渐向西、向南迁徙,进入东罗马帝国成为隶农或者是士兵。

▲画作《东斯拉夫人的生活》 ,Sergey Ivanov,图片来自wikipedia。

到了 6世纪,在阿瓦尔人的挤压下一部分斯拉夫人来到了波兰附近,成为西斯拉夫人。同时拜占庭的查士丁尼大帝试图恢复罗马帝国的荣耀,大量征兵造成了巴尔干地区人口的大量减少,当然在之前也因为经历了多次瘟疫,查士丁尼的征兵完全就是雪上加霜。当地人民的减少,吸引了另一批斯拉夫人,他们逐步进入原本属于罗马人的地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即南斯拉夫人。最后还有一部分还在原地生活,相对地就变成了东斯拉夫人。公元 7世纪,第一批斯拉夫人国家出现在东欧土地上。与此同时拜占庭南方战线吃紧起来,与波斯人的连年战争几乎耗尽了拜占庭的军力和金钱,而十数年后出现的阿拉伯人更令拜占庭应接不暇。因此,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将原本守卫北方的兵力往南调遣,北方出现了洞门大开的情形,斯拉夫人便由于这个机会席卷了整个东欧地区,拜占庭帝国最后终于在斯拉夫人的洪流中被淹没了。

▲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的分布范围,图片来自wikipedia。

因此,准确来说,东欧的中世纪其实开始于公元 7世纪,但因为 6世纪斯拉夫人便已经开始进入拜占庭境内,所以我还是将东欧的中世纪提前到了公元 500年。那时候,斯拉夫人的军队第一次来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

那么,东欧中世纪的结束时间又在何时呢? 14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作为一个霸权在小亚细亚崛起。在 100余年的征伐战争中,它结束了拜占庭帝国在君士坦丁堡的 1000年历史,同时原本的南斯拉夫地区和西斯拉夫地区南部也变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仅剩下东斯拉夫人的俄国和西斯拉夫人的波兰还存在。到 16世纪中叶,整个东欧地区逐渐仅剩下三大帝国,即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与波兰立陶宛王国,东欧的近代化社会来临了。

而且在波兰、波西米亚等地因为新教的产生,逐渐出现了东欧文艺复兴的起色。因此来说, 16世纪中叶也可以说是东欧从中世纪向近代发展的分水岭。

由此可见,东欧中世纪的终点应当是在 16世纪中叶,即 1550年左右。这样我们就确定了东欧的中世纪起止时间为公元 500-1550年。那么我们下面就从公元 5世纪末斯拉夫人进攻拜占庭的战争开始……

斯拉夫——库提乌尔进攻拜占庭的色雷斯战争(公元493-502年)

匈人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没有了管着他们的家长了,所以开始在西罗马帝国闹了个翻天覆地,结果一不小心还顺便把西罗马皇帝给废掉了。可是东部存留的斯拉夫人却没有那么好运。一方面家长的儿子还在,至少在东欧大草原还有诸多民族自称自己是匈人国王的后代,特别是库提乌尔和吾提古尔这两个民族,更是自称自己就是绝对的匈人后代。另一方面还有个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存在,管辖着东欧的南部,斯拉夫人基本上等于是两边都有管教的主,所以也一直闹不起来。虽然从匈人帝国灭亡后,他们就一次又一次地抢劫拜占庭帝国,但是每次都是抢了就跑的小打小闹,就跟小孩过家家一样,从来没啥大追求。所以拜占庭也一直不以为然,全力盯着与波斯的战争,也没正视北部边界的隐患。

▲公元476年的拜占庭帝国版图,图片来自wikipedia。

490年库提乌尔的鲍里斯可汗(490-502)登位,他很想做一个大有作为的可汗,便同大家商议是不是去拜占庭捞点油水。他发现斯拉夫人最近一直在对拜占庭劫掠,只不过都是小范围的抢劫,并未有大动作。所以鲍里斯可汗便要求请熟悉拜占庭的斯拉夫人部落首领一直商谈如何进攻拜占庭的事宜。此时,拜占庭也换了一个皇帝,一个61岁的老头阿纳斯塔修斯一世(491-518)成为拜占庭皇帝。此皇帝甫一即为,就将小亚的伊苏利亚人赶出了家园,由此立即发生了拜占庭内部的大起义,虽然最后被镇压了,但北方的守军一再地被往南调,造成北方越来越空虚。

▲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头像金币,图片来自wikipedia。

此时,鲍里斯可汗看到了机会,立刻带领一批斯拉夫人开始进攻色雷斯,并大获全胜,劫掠大批财物而走。这场战争怎么打的已经不知晓了,因为今天对于这场战争的全部内容都来自于朱利安的《编年史》,那本书中真的没写多少。我们只知道,库提乌尔人主要是骑兵,斯拉夫人则主要是步兵,他们仍旧沿袭着数十年前匈人的战争策略。他们用偷袭的方式和弓箭的威力打败了拜占庭的重装军队。而且一夜之间“斯基泰人”的剑就杀掉了大量的拜占庭人,拜占庭的许多乡村几乎被劫掠一空。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尽管非常生气,但却因为这些人抢了就跑,也没法复仇,所以只能大量修筑工事,以较少的兵力保持北方的稳定,而把兵力仍旧多数投入在南部边界。

库提乌尔人和斯拉夫人劫掠完龟缩了一些日子,可仍旧未见拜占庭人前来讨伐,因此便胆子大了起来,开始一次又一次对拜占庭的进攻。虽然武器要比拜占庭差很多,但斯拉夫人尽管没有任何战术,只是一哄而上,但他们真的是人数众多,光用人海战术就足以将拜占庭淹没了。而他们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在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骚扰后,499年,斯拉夫人开始疯狂进攻色雷斯和伊利里亚,上万人规模的队伍逢人便杀,抢劫并多次蹂躏色雷斯,色雷斯一时听斯拉夫人色变。到502年,拜占庭军队已经放弃了战斗,根本不去抵抗。他们知道这些人就是来抢劫的,抢完他们就走,何必自己为了这件事送上小命呢?而这种不作为,恰好也促成了后来的斯拉夫人不再抢劫而是定居,最后将整个巴尔干断送在斯拉夫人的洪流之中。

拜占庭维塔利安起义(公元513-519年)

512年,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为了防范匈人、斯拉夫人的侵犯,所以在君士坦丁堡的郊区修筑了一道城墙,全长56公里,被人们称为“阿纳斯塔修斯城墙”。同时,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又是一个“基督一性论”的崇尚者。所以为了他的信仰,将“基督一性”强行在整个帝国推行。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引起了帝国的卡尔西顿教派人民的不满。有一个色雷斯的军队指挥官,叫做维塔利安(?-520)的人发动了一场著名的宗教战争。

▲阿纳斯塔修斯墙示意图,图片来自wikipedia。

战争的开端是这样的。当513年的时候,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有一次在教堂中听到两种声音。即一种是宣扬“基督一性论”的声音;另一种是宣扬“基督两性论”的声音,他们居然在君士坦丁堡大教堂里发生了“战斗”。他们组成两个合唱团,按照各自的习惯唱法去唱他们的意见,等到唱到声嘶力竭之时,就会用棍棒互相投掷,直到最后互殴起来。阿纳迪塔修斯一世保护认同自己教义的一方,而大主教却保护另一方。如此大的动静引来了君士坦丁堡的所有人,他们挤满了教堂和大街小巷,每个人眼中都发着怒火,并互相辩论着。最后发展到整个城市的混乱不堪。人们砸碎了皇帝的雕像,放火烧了“正统”教派的房屋,同时唱着赞美诗到处游行示威。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害怕得只得躲到郊外,直到3天以后,才胆战心惊地回到城里,想看看市民的怒火是否已经消退。

他没有戴皇冠,摆出一种低姿态,坐到了竞技场的宝座上。他对大众宣布自己要退下皇位,选择一个更好的人来当,这一举措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接着市民又要求将其两个大臣处死,皇帝想都没想就表示了同意。

而与此同时,维塔利安已经带着其军队来到了君士坦丁堡近郊。维塔利安的军队约有5万余人,基本都是斯拉夫人与库提乌尔人。这些人信奉偶像崇拜,对“基督一性论”表示反对。由于他们的信仰和对拜占庭富饶的垂涎,所以在维塔利安的要求下一呼百应,迅速集结了大量军队开往君士坦丁堡。他们在君士坦丁堡近郊安营,时刻注意着君士坦丁堡内部的动向。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为了平息更大范围内的叛乱,选择了与维塔利安谈判。同意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下雕刻一架铜质十字架,同时可以给维塔利安最大程度的优惠。而在背后,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则命令手下人偷偷地给维塔利安手下的斯拉夫和库提乌尔酋长送各种他们梦寐以求的礼物,以保证他们能让维塔利安退兵。这一招果然奏效,虽然维塔利安想攻占君士坦丁堡,但其他人因为收到了礼物都催促他收兵回家。结果仅仅围了君士坦丁堡8天而已,维塔利安就回到他的色雷斯地区。

在维塔利安撤退后,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因为其解了君士坦丁堡的围,再次被人们推举为拜占庭的皇帝。为了防止维塔利安的再次进攻,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选择了一位色雷斯地区的名将——西里尔,去攻击维塔利安。他们进行了几次小的战役,每次都是互有输赢。维塔利安决定偷袭,因此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他带领了一些人偷偷潜入西里尔在奥德修斯的营地。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动静,所以一举抓住了正在睡觉的西里尔。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看到事情不妙,便又选派了一位将官伊帕迪奥斯率领8万军队对维塔利安的军队进行征缴。513年秋,帝国军队推进到了奥德修斯营地。但军队却就此止步,因为维塔利安的军队再一次在这里打败了拜占庭的军队。维塔利安仍旧是采用夜间偷袭的办法,端掉了拜占庭人的老窝。这一战中拜占庭军队损失惨重,两位将军被俘,大部分军队悉被消灭,8万人中仅有不足1万人生还。而两位将军也成了维塔利安要挟皇帝的资本,他要求重金赎回。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不得已与其签订协定,保证他在色雷斯的绝对统治权,并愿意赔给他大量金银作为战争损失费。

这一场战役,让维塔利安的声望达到了顶峰,附近的部族纷纷加入他的领导。而他也愿意带着这些人一起大肆劫掠色雷斯地区和多布罗加。在安提阿附近,他们偶然遇到了为阿纳斯塔修斯一世运送金银的大臣,得到了1100磅的黄金。大量的战利品让更多的斯拉夫人成为他的盟友,并帮助他对整个巴尔干进行劫掠。

514年,维塔利安再次带领军队达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因为他觉得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并未完全履行其约定。这次他不仅带了上万斯拉夫步兵,而且还带来了200艘战船在金角湾助阵扬威。看到为数众多的“蛮族”围攻君士坦丁堡,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派出他的几名战将迎敌,可是那些人曾与维塔利安共事,不愿去与老朋友对战。因此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只得派出曾经的执政官马里纳斯去迎战。马里纳斯认为应该先将海湾打通,然后再派遣军队合围维塔利安的军队。而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金角湾,他派出大量携带希腊火的战舰,迅速将维塔利安的船只引燃并驱散,接着趁着夜色从他们后面的山坡登岸,里应外合打败了维塔利安。维塔利安见大势已去,便带着军队回到了故地。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为了这次胜利,特意表彰了马里纳斯,并举行了盛大的游行仪式。

517-518年,即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去世前几个月,斯拉夫的军队再次洗劫了色雷斯,并进攻到伊庇鲁斯,直抵温泉关。一路上他们俘虏了大量罗马人,得到了数万第纳尔的赎金。519年,刚刚即位的查士丁一世皇帝对斯拉夫人进行了反攻,并取得了胜利。自此,大概10年的时间,斯拉夫人再没敢向南一步。520年,维塔利安被部下暗杀,其罪名是反对查士丁一世的统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