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膽羣英》由吳宇森、午馬導演,出品人和製片人是張徹、徐克、李修賢、姜大衛,編劇有倪匡,監製徐克。這部《義膽羣英》其實是武俠電影大宗師張徹從影40週年的紀念作品,他在香港的幾十位門生弟子,全部免費出演,合力爲他拍了這部電影,票房所得全部拿給張徹養老。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俠客行,義重生死輕。

40年,銀幕漫劍影,轉弱爲強,功夫拳腳槍如神,江湖白髮生。

【張徹】

【籌錢給師父養老,弟子全部免費出演,可能再也不會有《義膽羣英》這樣的電影了】

1989年9月14日香港上映的動作電影《義膽羣英》,最終香港票房790多萬,排名年度第40。這個成績不算優秀,如果看他的主創陣容,那就連及格都算不上了。

《義膽羣英》由吳宇森、午馬導演,出品人和製片人是張徹、徐克、李修賢、姜大衛,編劇有倪匡,監製徐克;主演則包括姜大衛、李修賢、陳觀泰、午馬、黃沾、周星馳、大傻、恬妞、鄺美雲等。

另外,有狄龍、嶽華、趙雷、倪震、秦沛、羅烈、唐佳、袁和平、田青、楊澤霖、鄭雷、谷峯、劉家榮、王俊棠、左頌升、黃樹棠、陳國權、黃柏文、馮克安、江島、董驃等客串。

《義膽羣英》原本是要拍《刺馬》的故事的,後來改爲現代黑社會題材槍戰片。講的是一個黑社會大佬死後,傳位給其中一個義子,引起另一個不滿,陰謀奪位,最後被另兩個義子聯手消滅的故事。

這部《義膽羣英》其實是武俠電影大宗師張徹從影40週年的紀念作品,他在香港的幾十位門生弟子,全部免費出演,合力爲他拍了這部電影,票房所得全部拿給張徹養老。

這樣的《義膽羣英》,未來也不會再有了。

【張徹】1924年生於浙江杭州,成長於上海,畢業於重慶國立中央大學,父親是浙系軍閥。1948年曾與蔣經國相交,官至上校。

1949年張徹自編自導了一部《阿里山風雲》,正式在電影圈出道。

張徹從影40年間,門下共有6代弟子,總計30多人,有多位還收爲乾兒子。

第一代弟子:王羽、谷峯、午馬、羅烈、鄭雷等,

第二代弟子:狄龍、姜大衛、吳宇森、陳觀泰、王鍾、陳星等,

第三代弟子:傅聲、李修賢、梁家仁、王龍威、戚冠軍等,

第四代弟子:郭追、鹿峯、江生、羅莽、孫建等,

第五代弟子:程天賜、龍天翔、錢小豪等,

第六代弟子:董志華、杜玉明等。

1967年,張徹導演的《獨臂刀》票房收入首過百萬,被稱作“百萬導演”。從此,張徹成爲首屈一指的武俠電影大師,也捧紅了第一代大弟子王羽,並與編劇倪匡,開啓了幾十年的合作。

不過王羽當時在臺灣省,沒有參與《義膽羣英》;而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不僅爲《義膽羣英》編劇,更讓自己的兒子倪震,出演一個角色。

另一位香港四大才子黃沾,是香港影壇頂級的音樂人,也多次爲張徹電影做配樂。在《義膽羣英》出演一個有大局觀的律師,幫助社團除掉反叛逆子,最終完美傳承。

吳宇森60年代做編劇入行,1971年簽約邵氏,便一直跟在張徹身邊做副導演。從張徹身上吳宇森學到了很多關於類型片的電影技法,也正是因爲張徹的鼓勵,1975年吳宇森投身嘉禾,完成了導演處女作《女子跆拳羣英會》。

作爲張徹弟子中最優秀的導演,吳宇森完美繼承了張徹的暴力美學,並應用到現代槍戰片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義膽羣英》的槍戰戲就是如此。

《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等片,都是吳宇森暴力美學的代表作。

那時,吳宇森已經投身好友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同樣喜愛武俠電影並視張徹爲偶像的徐克,不僅參與監製,還拉來了後臺公司金公主做發行。

李修賢70年代從邵氏訓練班出道,出道的第一部電影《雙俠》就是張徹導演的。

在張徹的衆弟子中,李修賢是很不受重用也不被疼愛的一個,但他卻是最孝順最有心的一個。【後來張徹的葬禮也是李修賢和姜大衛全力操辦。】

《義膽羣英》中,李修賢是出力最多的。

不僅李修賢自己是男主角,電影的製作也是他自己的萬能影業負責;而且,李修賢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大傻成奎安、黃柏文,和剛剛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周星馳等,也都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

大傻出色的完成了片中的一個反派角色,黃柏文則飾演一個反黑的警察,繼承了老闆李修賢最招牌的角色。

周星馳飾演一個對老大極度忠心的小弟,可惜他忠的是反派陳觀泰,最後利用完還被滅口,至死都不相信是泰哥要殺他。

這是周星馳極罕見的一個正劇人物,和之後他的喜劇形象真是天差地別,但觀衆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周星馳對錶演的執着和投入。

狄龍、姜大衛、陳觀泰是張徹弟子中最受器重的幾個,特別是姜大衛;他們都在張徹手下走紅,重要代表作也是張徹執導的。

在《義膽羣英》中,姜大衛繼續做男主角,陳觀泰做大反派,狄龍則只是客串。姜大衛的角色,就是社團老大早已指定的接班人,如同張徹對他的寵愛,雖然他早已遠離江湖。

當時狄龍和姜大衛之間有些矛盾,張徹也對他有些誤解,所以另一個與姜大衛並肩作戰的男主角,由老闆李修賢做了。

【1973年,張徹的代表作《刺馬》,正是狄龍、姜大衛和陳觀泰三兄弟​主演。】

同時,姜大衛的大哥秦沛也客串出演了,據說弟弟爾冬升也在幕後幫忙做攝影指導。

午馬也是進入邵氏後,從張徹身邊的助理導演做起的,1975年就獨立做導演,自導自演了《七省拳王》。

不過午馬並沒有在張徹手下紅起來,或者說午馬從來都不是狄龍、姜大衛那樣的紅星,但他卻是難得能導能演的全才,在香港影壇的江湖地位也極高,和嘉禾的洪金寶,新藝城的石天等影壇大佬,都有深厚的交情。

在《義膽羣英》中,午馬飾演的是社團元老馬公,爲社團的傳承,用盡心力,盡顯忠義。

谷峯也是張徹電影中的多面手,經常飾演狄龍、姜大衛的對手,演技越老越辣。

趙雷比張徹更早進邵氏,是著名的皇帝小生,這時已經隱退多年,爲了張徹出來客串社團老大曹公。

張徹是武俠片大宗師,所以和無數動作指導合過過,《義膽羣英》的客串名單中就有唐佳、袁和平、劉家榮、馮克安等,這樣的前輩武術指導。

另外,嶽華、羅烈、田青、楊澤霖、鄭雷、黃樹棠、陳國權、 江島等客串演員,都曾是張徹電影中的熟面孔。

再也不會有張徹這樣一位武俠大宗師,能帶出這麼一幫懂事感恩的弟子,爲他送上《義膽羣英》這樣一份厚禮。

未來,就算成就更高、名氣更大的吳宇森、徐克,甚至成龍、洪金寶,或者周潤發、周星馳,也不會享受到這樣的人生最高致敬。

到了這一代,香港電影人才已經完全​斷檔了。

可惜,這樣一部無法複製的《義膽羣英》,沒有取得太亮眼的票房,甚至不如吳宇森同樣風格的《喋血雙雄》。

主要是那年周潤發太紅了,票房榜上有前10有4部是他的作品,冠軍是《賭神》。

亞軍是成龍的《奇蹟》,同樣是一部明星雲集的作品,而且也有午馬和黃沾等。

《義膽羣英》這樣的槍戰片已經快過時了,《賭神》這樣的賭片纔是觀衆的最愛。

不僅張徹,連他門下所有弟子,包括姜大衛、李修賢等等,都已經難復當年之勇,正在被時代淘汰。馬上到來的90年代,是成龍、周潤發和更年輕的周星馳的時代。

然而,《義膽羣英》的熱血和它背後承託的情義,永不過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