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5月21日電 由國務院新聞辦對外推廣局、湖南省政府新聞辦指導,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支持,芒果超媒、芒果TV出品的聚焦中國新興行業領域奮鬥者的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今日10:00芒果TV熱血上線,獻禮2020全國兩會。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僅擁有世界7%的可耕地,卻通過自主研究培育及辛勤勞作,養活着世界22%的人口,其中雜交水稻技術是一項重大發現,如今還被推廣到國際,解決了更多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這樣的一個“水稻奇蹟”是如何被完成的呢?”帶着這樣的疑問,本期節目觀察者,來自新加坡的歐生?優麗來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中國雜交水稻及其研究團隊來了一場“親密接觸”。

追隨袁隆平腳步,雜交水稻新生力量繼續乘風破浪

李建武是一名水稻栽培師,2008年,還在湖南農大農學專業就讀的李建武,因爲種植的水稻田長勢特別好而被袁隆平偶然看中,那時候他剛從老撾種植了四個多月的水稻回國不久,黝黑的形象和堅韌不拔、樂於喫苦的工作精神給袁老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本科畢業就被袁隆平的研究團隊破格錄取,目前負責雜交水稻的高產培養工作。

李建武對於水稻研究的執着和堅持,源自於他童年的經歷和夢想,他在農村長大,從小就看到自家田地產量很低,米質很差的情況,他想改變這個問題,因此在大學志願上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湖南農業大學的農學專業。進入袁隆平研究團隊後的李建武,更是被老師對水稻的熱愛所折服,他說:“他(袁隆平)下田比我們還頻繁,每天基本上定時定點要去看一下,風雨無阻。”作爲節目觀察員、體驗者的歐生?優麗也下地體驗了一次李建武的工作日常。

追隨着袁隆平的腳步,如今李建武已經把生命中10年的時間貢獻給了雜交水稻。常年在炎熱的稻田裏克服高溫,克服隨時被玻璃、樹枝刮破腳的疼痛,和很多水稻研究者們一起測試和試驗數以萬計的雜交水稻品種,從中找到產量最高、最健壯的品種。

如今中國雜交水稻產量已經超過6億噸,每年可養活7000萬人,在這背後是許許多多像李建武這樣的研究者們的付出和貢獻。李建武說:“無論未來有多少困難,我都將繼續前行。”

爲水稻“強身健體”,海外留學生回國從零組建實驗室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刑俊傑,從2012年國外留學歸來後,決定重點加強雜交水稻抗體的研究,使它們更強壯,更能抵抗病蟲害,降低稻瘟病發生的危險。這一決定並不簡單:從零開始,一個人負責一個團隊的組建,所有實驗材料都要親自去搜集,其中的艱難與辛苦難以想象。而這一切的努力就是爲了可以更快更準確的促進雜交水稻的可持續發展。

袁隆平充分認識到研究的意義,爲他們提供了部分資金,改良實驗室。刑俊傑很快組建起了團隊,建立了標準化的實驗室,和團隊取得了一些研究上的突破和榮譽。他說:“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來減少農藥使用,以便於保護田間生態環境。”

雜交水稻誕生於中國,但它屬於全人類

隆平高科雜交水稻海外推廣經理劉法謀,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袁隆平說過的話:“雜交水稻誕生於中國,但它屬於全人類”。在過去的10年裏,劉法謀一直與很多國家的人民分享雜交水稻技術,邀請他們到中國來參觀培訓,實際感受雜交水稻的產量,改變他們的種植觀念和習慣。從菲律賓到岡比亞,從安提瓜和巴布達到塞內加爾,都有他奮鬥過的足跡。

據悉,2019年5月,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在馬達加斯加成立,致力於協助培養更多當地先進農業技術人員,並利用馬達加斯加的多樣環境,選育適合不同非洲國家的雜交水稻品種。自非洲分中心成立以來,已有超過200人次通過課堂授課、田間實踐等形式學習種植雜交水稻技術並在各地推廣。

在中國,新一代的雜交水稻研究人員追隨着袁隆平的腳步,將自己閃耀的青春奉獻在平凡又不凡的田間地頭,繼續雜交水稻這項非常重要的研究,這不僅是爲了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也是爲了把雜交水稻帶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國家能使用雜交水稻技術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爲世界糧食安全問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下一期,《閃耀的平凡》將關注到利用電子商務帶動農民致富,向幸福出發的故事,敬請期待。(胡樂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