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溫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溫江將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爲引領,從“推進創建成功,提升文體旅品牌創建成效”“ 推動產業升級,提升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打造消費新場景,提升文體旅產品供給能力”“增強基礎承載,提升文體旅公服配套能力”“做強精品賽事,提升文體旅賽事綜合效應”五大方面發力,進一步夯實世界旅遊名城建設基礎,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堅持以旅遊新業態發展爲特色,奮力推動溫江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在一系列有力舉措下,溫江擺脫了缺乏傳統旅遊資源的弱項,通過堅定不移走生態爲本、田園爲底、文化爲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通過全域景區化建設、產業旅遊化發展、機制專業化構建,探索出一條以全域旅遊爲引領、以融合發展爲特色的溫江路徑。

在繁華的都市裏,漫步於綠道中欣賞朝夕變換之美;在寧靜的田園中,體驗自然帶來的極度放鬆感。從天津來到成都市溫江區就業定居已有5年之久的雍友對這座花園城市愈發地鍾情。“溫江區城市繁華,鄉村優美,宜業宜居宜遊,工作生活在這裏剛剛好,簡直安逸!”如今,但凡有好友前來溫江,雍友總是熱情地帶他們去溫江體驗這樣的生活美好。臨別時,他還不忘購買 “萬春滷菜”等溫江特色美食相贈好友。

“溫江安逸!”這不僅是雍友一人的感受,也是許多溫江市民和外地遊客的體會。眼見溫江全域旅遊發展的愈發紅火,不少人還動起了“喫旅遊飯”的心思,在溫江經營多年酒水生意的陳長明便是其中之一。兩年前,陳長明選擇在溫江萬春鎮盤下一座院子,“跨界”辦起農家樂。如今,他的農家樂已經營得有聲有色,附近不少村民還利用農閒時間前去“打零工”,不出遠門就實現了收入的增加。目前,全區有農家樂200多家,星級農家樂12家,從業人員上萬人。席錦酒家、萬春滷肉、蒙氏叫花雞、龍騰梵谷火鍋等溫江特色美食“引誘”着當地市民和衆多遊客的味蕾。

從繁華都市到田園鄉村處處皆景,從“原住民”的“偏愛”感受到遊客的“安逸”體會,再到旅遊從業者的篤定,可以說,溫江近年來的全域旅遊發展成效不可小覷。這一成果通過溫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的統計數據便可體現:2019年,溫江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9.11億元,同比增長23%,共接待遊客1754.96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239.72萬人次,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全區文旅項目招引309.6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2.89億。

作爲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溫江圍繞“喫、住、行、遊、購、娛”配置旅遊全要素,圍繞“商、養、學、閒、情、奇”等特色產品豐富旅遊供給,已築起要素齊全、結構日趨完善、規模愈發宏大、品質不斷提升的全域旅遊“溫江樣本”。借力於此,溫江正在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的賽道上,全力跑出新的“加速度”。

“缺乏傳統旅遊資源,旅遊產品單一。”這曾是多年前制約溫江旅遊發展的瓶頸。如何在旅遊發展競爭中脫穎而出,減少相鄰旅遊景點“虹吸”效應?帶着這樣的思考,2012年,溫江毅然選擇轉型“突圍”,提出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着力將溫江全域作爲一個大景區,統籌資源,統合打造,把旅遊業發展擺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格局中來謀劃,大力發展醫療康養旅遊、生態休閒旅遊、文化創意旅遊、主題娛樂旅遊四大場景。

2013 年,溫江出臺《關於實施全域旅遊加快建設旅遊經濟強區的意見》,並制定了實施方案和任務分解表,加快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僅在2014年上半年,溫江在遊客接待總量和旅遊綜合收入上實現同比增長26.71%和34.81%的喜人成績。

2017年,溫江發佈《成都市溫江區旅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國際化都市生態健康休閒旅遊目的地”的總體目標,在產業發展中,提出“發揮旅遊業作爲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雙重屬性,將旅遊業培育成爲帶領溫江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的龍頭產業、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

此後,溫江陸續出臺了《溫江區提升鄉村旅遊品質推進“園子變景點、園林變景區”實施計劃》《成都市溫江區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溫江區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成都市溫江區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獎勵扶持辦法》等一攬子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政策措施。

除了政策,溫江還從資金上爲全域旅遊發展“保駕護航”。自2014 起,溫江每年設立6000萬元鄉村振興扶持和2000萬元全域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不斷扶持和激發新的旅遊經濟增長點,着力推動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全業相融。僅2018年,全域旅遊發展獎勵扶持專項資金兌現1626.16萬元,統籌農、林、水、環保多部門涉旅資金達2.1億元。

“有志者,事竟成。”在一系列有力舉措下,溫江擺脫了缺乏傳統旅遊資源的弱項,通過堅定不移走生態爲本、田園爲底、文化爲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通過全域景區化建設、產業旅遊化發展、機制專業化構建,探索出一條以全域旅遊爲引領、以融合發展爲特色的溫江路徑。在觀光式旅遊向體驗式度假轉變這股風靡全球的潮流之中,溫江爲廣大遊客呈獻一座“處處是景,處處可遊”的精品旅遊城市,同時也爲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夯實了基礎。

多年來,溫江在全域旅遊的探索發展中,不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更深諳創新帶來的活力。當前,溫江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胸懷打造國際健康產業高地、西部創新公園城市的雄心抱負,大力實施“旅遊 ”“ 旅遊”雙向融合。

時值初夏,在兼具古風古韻和鄉村特色的的九坊宿墅園區內,70多歲高齡的周碧華老人正在田間悠然地忙碌着。由於九坊宿墅的落戶,她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不僅每月有工資拿,還能收取土地租金、獲得股權分紅。“想都不敢想,一把年齡守在家裏還能掙下這麼多錢。”面對這一切的改變,周碧華顯得異常欣喜。據統計,2015——2017年,溫江農村居民因發展鄉村旅遊獲得的收入分別是5194元、6182元、7078元,連續實現了“千元”級別的“三連跳”,2018年,這個數字躍至8125 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的29.43%。農村居民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熱情也愈加高漲。

這一變化得益於溫江圍繞“立足三農謀振興”的鄉村旅遊發展思路,創新實施林盤改造,開展園林變景區、園子變景點,帶動城市消費人羣進入鄉村區域,有效地促進了村民增收。溫江首創通過“院落優改、產居共生”模式,搭建好利益聯結機制,引導企業與屬地農戶合作,農民以宅基地、房屋、生態價值等方式入股,打造了以幸福田園、編藝公園、岷江桂花村等全民參與特色村落建設的示範項目,探索建立了通過鄉村旅遊帶動鄉村高質量發展的溫江模式。同時,在綠道沿線佈局建設“高端、精緻、生態、靜謐”的精品民宿和鄉村酒店,打造淼兮帳篷客、九坊宿墅、柏萃白居等16家高端民宿體驗新場景。以北林綠道爲依託,全面開展綠道幸福田園音樂節、露營節等文旅活動,促進新消費場景打造,唱好四季歌,整合萬春開秧門、壽安桂花節、和盛紫薇花節等賞花觀景類活動,形成鄉村旅遊整體IP。

隨着近年來的高速融合發展,溫江全域旅遊的影響力也不斷放大,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溫江“現身”榜單,2020年初,溫江入圍四川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用溫江文旅人的話來說,“溫江旅遊更有基礎、更有底氣,也更有影響力了。”

多年的探索發展,溫江交出了自己的全域旅遊特色答卷。通過國際化、生態化、差異化、智慧化的發展,不斷推動溫江全域旅遊發展向深度“進軍”。同時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爲契機,再次對標,讓溫江全域旅遊的“軟硬件”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溫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溫江將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爲引領,從“推進創建成功,提升文體旅品牌創建成效”“ 推動產業升級,提升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打造消費新場景,提升文體旅產品供給能力”“增強基礎承載,提升文體旅公服配套能力”“做強精品賽事,提升文體旅賽事綜合效應”五大方面發力,進一步夯實世界旅遊名城建設基礎,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堅持以旅遊新業態發展爲特色,奮力推動溫江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抬頭可見藍天,低頭可聞花香。近處城市秀美,遠處雪山驚豔。在這裏,進可享都市繁華、退則擁田園靜謐,宜人風光唾手可得,再現窗含西嶺雪的千秋美景。隨着溫江“旅遊 ”“ 旅遊”的多元業態深度融合,溫江全域旅遊必將邁上新的臺階。不久的將來,“成都金溫江,健康花園城”也必將疊加成爲世界大健康旅遊目的地。(陳俊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