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出街的 Apple Glass 上,我們可能會看到蘋果 AR 戰略的另一番風景。



文丨鋒科技(feng_keji)

從去年開始,蘋果要開發 AR 眼鏡的消息就不脛而走,但始終都沒有有力證據來 " 石錘 "。有人表示,蘋果打算在今年九月份將 AR 眼鏡和 iPhone 12 一起發佈;郭明錤給出報告,蘋果會在 2022 年發佈 Apple Glass;更有人聲稱蘋果要做的是一個 VR 頭盔 ……

但不論哪種觀點,蘋果 AR 穿戴設備的傳聞就沒有斷過,但能捕捉到的也僅限於一個飄忽未定的發佈時間。

直到前天,知名蘋果爆料人士 Jon Prosser 發佈了大量關於蘋果 AR 眼鏡的情報,並給了它一個準確的上市日期:2021 年一季度,他表示,這是蘋果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產品。經過了 Google Glass、Hololens 等智能眼鏡的洗禮之後,蘋果眼鏡能否再一次改變這個世界?

Apple Glass

從 Jon Prosser 的情報視頻中,蘋果將自己的AR眼鏡命名爲 Apple Glass,499 美元起售,配備近視鏡片、遠視鏡片等多種型號。不出意料的是,Apple Glass 支持無線充電,並裝有全新 iPad Pro 上的 LiDAR 掃描儀,但由於隱私問題不會採用其他攝像頭。



關於 Apple Glass 的工作狀態,Jon Prosser 表示,Apple Glass 的主要交互建立在一款名爲 Starboard 的 UI 上,用戶可以在眼鏡的表面和前方分別進行交互,同時信息會在眼鏡的兩個鏡片前全部顯示,但周圍的人看不到眼鏡內容。從網絡制式上來看,Apple Glass 支持 5G、但沒有 WiFi 功能,也不能獨立工作,和 Apple Watch 一樣需要與 iPhone 配對使用。

蘋果去年申請的專利文件也側面證實了 Jon Prosser 的情報,在專利中我們可以看到,Apple Glass 的交互也是在眼鏡的前方進行交互,而不是像 Google Glass 那樣有一塊專用觸摸板。在今年三月份,蘋果也申請了一個 AR 設備的指環專利,用戶可以通過指環在眼鏡表面和前方實現更爲精準的定位和點按。



考慮到 Jon Prosser 的爆料準確度極高,接下來鋒科技就以他的推測爲藍本,結合蘋果近幾年的 AR 戰略,來對這個終於揭開一點面紗的蘋果新品進行大膽的預測。

顛覆蘋果傳統 AR 思路

從庫克上任之後,蘋果就對 AR 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興趣,在 2016 年各大廠家都熱炒 VR 概念的時候,庫克回覆稱,VR 更着重於沉浸式體驗,適用於教育和遊戲,但不容易和別人分享,而 AR 具有更強的社交屬性,它是一項核心科技。在蘋果對 AR 感興趣的同時也沒有閒着,兩年之內收購了五六家 AR 公司,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 AR 巨頭 Metaio。

到了 2017 年的 WWDC,蘋果的 AR 戰略終於拉開大幕,在 iOS 11 上,蘋果推出了 ARKit,並在單攝像頭的 iPhone 7 上進行了演示,流暢性和穩定性震驚四座,其中物品追蹤功能、和 ARKit 的 SDK 提供就是 Metaio 的傑作。



到了下半年,蘋果更是發佈了搭載了雙攝像頭的 iPhone 8 和 iPhone X,正式宣佈進軍 AR 領域,用庫克的話講,蘋果有了世界上最大的 AR 平臺—— iPhone。



除了 iPhone 之外,蘋果也沒忘了 iPad,作爲教育市場的核心品類,蘋果希望藉助 AR 來完成原本 VR 領域才擅長的遊戲和教育類別。於是我們在這兩年的 WWDC 上,看到了屬於 iPad 的 AR 課堂講座、實時對戰,甚至還有 Minecraft,蘋果在打入遊戲市場的同時,也增強了兩臺設備的 AR 交互性。



但我們注意到,蘋果所有針對 AR 理念的想象空間都是在小範圍的室內。遊戲、教育在室內場景自不必說,iPhone 上的結構光也是應對近距離高精度的計算,但在安卓搞得風生水起的遠程市場,蘋果並沒有什麼大動作,直到新 iPad 上 LiDAR 的推出。



作爲遠距離探測 ToF 鏡頭的一種,相比目前安卓常見的 iToF 技術,LiDAR 的 dToF 技術精度更高、功耗更低、強光抗干擾性更強,從性能上講完全優於安卓的 iToF。更重要的是,LiDAR 在 iPad(還有年底的 iPhone 12)上的配備,已經證明了蘋果掌握了 LiDAR 的最大難點:小型化。



但在新 iPad 上,我們卻並沒有見到大場景下的 AR 應用,蘋果構想的 AR 場景的還是老幾樣:形體檢測、傢俱擺放、遊戲和課堂教學,它並沒有發揮出 LiDAR 的全部性能。蘋果和星巴克的合作中,用戶可以在拿起手機來查看面前星巴克的信息,Apple Store 的產品上也會提供相關服務,這依舊屬於近距離小場景下的應用。



不過我們可以看出,相較於安卓各種 AR 遊戲、地圖顯示等,蘋果的 AR 很強調人與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 溫潤 " 是蘋果給 iPhone 和 iPad 定下的 AR 框架,但在出街的 Apple Glass 上,我們可能會看到蘋果 AR 戰略的另一番風景。

是時候推出智能眼鏡了

在 iOS 14 的泄露代碼中,開發者發現蘋果正在測試一項名爲 "Gobi" 的 AR 應用,這個應用是一個保齡球遊戲,你只有在定位到 Apple Park 的周圍纔可以將其激活。



這個小遊戲表明,蘋果並不滿足於 " 房間級 " 體驗,正在嘗試更長距離的 AR 應用,而 LiDAR 最擅長的就是大場景 AR 測量,並且從現有的技術來看,AR 眼鏡的很多問題在今天已經因技術進步迎刃而解。

早在 2013 年,Google Glass 就通過鏡片更換,保證了近視眼可以看到投影儀投射在鏡片中的信息。

續航方面,2019 年發佈的第二代的企業版 Google Glass 的續航已經達到了 8 小時(820 毫安時 + 定製安卓系統 + 高通四核 10nm 處理器),只要不是頻繁錄像足夠在外使用。隨着功耗更低的 5nm 製程到來,加上蘋果一貫擅長的軟硬結合,Apple Glass 的續航水平也不需要太過擔心。



硬件聯動更是蘋果的強項,Apple Watch 和 AirPods 的無縫體驗,都證明蘋果是可以將硬件聯動體驗做得非常優秀,iPhone 的性能也足以應付 AR 場景的計算。相較於眼鏡,最先沒電的倒可能是 iPhone,不過 iPhone 12 也將提升電池容量,或許就是在爲全天候 AR 運算做準備。



從目前的情報來看,Apple Glass 需要用戶戴上一枚裝備有各種傳感器的 " 指環 " 來驅動,而信息顯示則依賴於一種可以在被 LiDAR 識別的二維碼,理論上網頁、購物清單和折扣界面,都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互動,覆蓋到上街購物的各種場景,並且地推的成本也並不高。



但僅是 " 掃碼 ",蘋果也不會大費周章地推出 Apple Glass,在蘋果的專利文件中,第一代的 Apple Glass 可以完整實現諾基亞和谷歌設想的 " 城市萬花筒 " 功能,用戶可以很輕易地找到本地區評價最好的咖啡店並進行下單,保證宏觀層面上的體驗。



但除了熙熙攘攘的街頭,Apple Glass 的最大用途將在面積廣大的室內地區。譬如在超級購物中心,你可以通過 iBeacon 和超寬帶芯片,來精準定位你的室內位置,實時計算離你最近的商家和品類。



你也可以在複雜場景下和另一位用戶進行實時交互,譬如通過 App 裏的二維碼來進行空中轉賬、視頻分享、甚至是共享一個小遊戲。因爲超寬帶芯片可以估算出兩個人在一片空地下的相對位置和距離,這也讓 AR 的距離微調校準成爲了可能(蘋果在 2006 年前就申請了超寬帶和 ToF 一同進行位置估算的專利)。



在更爲個人化的使用場景下,Apple Glass 也可以給你很好的體驗。Applw Watch 從之前的 " 全能小助理 " 變成了 iPhone 輕量功能的代替,那麼 Apple Glass 將會承擔更爲繁重的任務:網頁支付、導航引路、健康提醒、完整的消息回覆、以及 " 所見即所得 " 的物聯網。



HomeKit 設備可以通過眼鏡掃描,實時彈出代辦信息,而其他不能聯網的物件也可以通過二維碼來構建一張清單,小屏幕不方便的操作,如遊戲、購物,都可以轉到 Apple Glass 上面。蘋果甚至還研發了一款智能手套,能夠做更加精細複雜的動作,並且可以和 Mac 進行聯動。



作爲蘋果押注五年的未來,AR 將會是蘋果的 " 下半場 ",雖然目前它的所有性能都是由 iPhone 進行提供,但 Apple Glass 可以大幅度拓展 iPhone 的使用場景。輕度影音、輕辦公、物聯網,與其放到 iPhone 狹小的屏幕之上,不如提供一個更大的舞臺。

公共場景的社交、購物、分享將成爲主流,你不會煩惱於在你和你的朋友的手機上頻繁切換,輪番查看誰賬戶裏的折扣更加優惠,哪個電影還空着座位,蘋果可以將兩臺手機同一 App 裏的內容的進行 " 辦公協作 "。只要分享一個二維碼,你就可以在眼鏡上看到一大張列表,你和你的朋友可以一起在其中尋找合適的選擇。蘋果已經在 iPad 上的 SideCar 功能裏證明了自己有事實傳輸高清畫面的能力,Mac 和 iPhone 的網頁共享、Kaynote 的辦公協作,都是在爲 AR 的無縫社交作爲鋪墊。



在鋒科技來看,Apple Glass 與其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倒不如說是蘋果 AR 理念的集大成者。我們在它的身上看到了後喬布斯時代的影子:軟硬結合、硬件聯動、多人交互、實時共享、出色的 AR 攝像頭和手機算力,以及強大的生態整合能力。庫克締造的這一切都在 Apple Glass 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個設備的終極解答,其實一直在這幾年的蘋果產品裏。

文中圖片均來自 Patently Apple、Apple Work Today、Wccftec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