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羣基
1951年1月21日,志願軍空軍首次空戰,李漢就取得了擊傷敵機一架的勝利戰果,大大鼓舞着二十八大隊全體指戰員,他們個個摩拳擦掌,都在急切地等待新的戰機飛上藍天,爭取更大的勝利。
戰機終於來了。1951年1月29日13時34分,我雷達發現,有一批敵機正在朝鮮安州、定州上空盤旋活動,企圖封鎖與襲擊安州車站和清川江大橋。
二十八大隊奉命立即升空出擊。大隊長李漢率領8架米格-15噴氣戰鬥機,向戰區目標飛馳。不久,傳來了地面指揮員的命令:"101注意!目標在120度,距離80公里,高度6000米,注意搜索!"
"101明白!"李漢大隊長回答。根據前兩次空戰的實踐經驗,他決定佔領有利高度,利用陽光隱蔽接近敵機。於是他命令:"二中隊高度8000米,一中隊高度7200米,航向130!"我機取得高度優勢後,以更大的速度向戰區疾飛猛進,決不能放過這次良好戰機。
13時40分,耳機裏突然響起地面指揮員急促的聲音:"目標就在你們左前方!"大家凝神屏氣,雙目圓睜,極力向左前方搜索敵機。
"發現目標!兩個,兩個!"4號機孫悅昆突然興奮地向李漢大隊長報告。大家順着他報告的方向仔細看去,果然在左前下方有兩個蒼蠅似的黑點兒。剎那間,出現了4個、8個、16個"黑十字架"——16架F-84型敵機!
此刻,李漢非常冷靜。這位抗日戰爭的老戰士、航校同期飛行員中的佼佼者,面對8∶16的戰鬥形勢,他吸取了第一次空戰的經驗教訓,這次決不能貿然行事。他想創造更有利於我們的條件,然後再給以突然襲擊。李漢居高臨下,順着陽光,看清了敵人的部署:16架飛機分爲6000米和5000米上下兩層,每層8架,都是4架在前,左右側後各有掩護。
根據這一情況,李漢決定待敵機升到我右下方的時候,集中兵力攻擊最上層,打他個措手不及!當敵機剛剛接近海岸線時,李漢突然發起了攻擊命令:"二中隊掩護,一中隊攻擊!"並隨即率領一中隊右轉120度,一推機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上層8架敵機猛壓過去。
敵機遭到突然襲擊後,頓時慌了手腳,倉促迎戰。位於上層的4架敵機,急忙回頭撲向我機,妄圖利用交戰雙方的高度差,從我機腹下對沖過去,然後搶佔有利高度,以二對一的優勢,扭轉不利地位。
李漢發現這一情況,當機立斷,立刻一壓機頭朝敵機衝過去,堵住了敵機的去路。敵人萬萬沒有想到李漢會使出這一招,頓時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只好硬着頭皮同我機對頭。但在1000多米時,爲首的那架敵機急忙向右轉身,避開了戰機鋒芒。
李漢剛要跟蹤追擊,忽見這4架敵機又向左轉回來,試圖迂迴包抄我機。李漢緊急向左一轉身,敏捷地從敵機內側截了過去。正在這時,擔任掩護的另外4架敵機,已經從李漢右側翻轉上來,企圖從右後側攻擊他。
"堅決掩護101攻擊!"一中隊另外的3架米格-15扭轉機頭,猛虎下山般地向敵機撲去。這4架敵機見我機來勢迅猛,銳不可當,慌忙丟下他們的長機中隊,向海面逃去。與此同時,下層的8架敵機,也從李漢後方鑽了上來。這時,一直在高空監視敵機活動的副大隊長李憲剛見此情景,立即帶領3架戰機從高空飛撲下來,一陣猛烈的炮火,把8架敵機打得四散奔逃。
李漢在戰友們的全力掩護下,緊跟着左轉的4架敵機,繞了一個半圓形的曲線,正好從左後方咬住了敵人的3號機。敵機見勢不妙,加大速度,拼命而逃。李漢則窮追不捨,把這架敵機穩穩地套進了自己的光環。
近點!再近點!在距離400米的剎那間,李漢按動了炮鈕,敵機中彈,立即起火,晃了兩晃,一頭栽進大海里,衝起了一股巨大的水柱!李漢和戰友們乘勝猛追,又擊傷了一架敵機!而志願軍空軍卻未損毫毛,他們迎着夕陽勝利凱旋!
這次空戰,二十八大隊取得了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的輝煌戰績,大隊長李漢首創擊落敵機的紀錄,成爲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擊落美國戰機第一人。李漢和他的戰友們取得的戰績證明:我們是完全可以戰勝美國空軍的。這次空戰的勝利,爲志願軍空軍在戰鬥中成長,邁出了堅實的重要一步,也爲中國人民空軍的戰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來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