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杨忠良说:“塘头镇芭蕉基地这个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已经陆陆续续在这边做一个多月了,每天都有100多号工人在这边工作,差不多5月底我们全面完成红薯移栽工作。为了让红薯产业效益最大化,我县引进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并完善红薯产业链,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让全县近10万农民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冲刺90天 打赢歼灭战

立夏时节,正是种植红薯的好时候,我县2.8万亩红薯移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让红薯产业效益最大化,我县引进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并完善红薯产业链,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让全县近10万农民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5月,初夏的风,清爽宜人。在塘头镇的芭蕉大坝上,已经成活的红薯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另一边,薯农们还在忙着移栽新苗,几十个村民中,王中梅干得格外起劲。

思南薯农王中梅说:“这一个多月都是在基地上,主要是栽红薯、起陇,把这个地膜盖好了再栽红薯苗,一天这个工资还是可以。”

红薯种植

王中梅所在的基地是思南县红薯产业高产示范基地,由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杨忠良说:“塘头镇芭蕉基地这个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已经陆陆续续在这边做一个多月了,每天都有100多号工人在这边工作,差不多5月底我们全面完成红薯移栽工作。”

前些年,红薯在思南人眼里还是一个“不起眼”的产业,零星种植不成规模,品种单一产量不高,是实打实的“低效产业”。2018年思南县引进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红薯产业发展。两年来公司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红薯产业链,创立的“陈薯”品牌产品多达10余种,畅销全国。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说:“以前我们当地这个些人种红薯主要是拿来喂猪,不值钱,通过我们开这个加工厂以后,然后我们把老百姓的这个红薯保底收购五毛钱一斤,老百姓就放心了,通过我们引进这个高产品种,单亩的产量增加了3倍以上,老百姓的收益亩产可以提高到3000元以上。”

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公司停产了一个多月,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为了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公司加开了生产线,早晚赶工不停的忙生产、抓任务。与此同时,公司还把在家等待开学的大学生组织起来,壮大生产队伍,为产业发展出点子、谋思路。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大学都没有开学,把愿意来上班的招到厂里面来,招了20多个,可以充分的体验这个社会知识,二来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为他们父母减少一些负担。”

有了大学生的加入,红薯产业发展队伍变得“年轻化”,向“知识型”转变。

据悉,高淀粉红薯是思南县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之一,今年全县共种植2.8万亩,辐射带动全县10多个乡镇(街道)近10万人。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让曾经不起眼的小红薯成了思南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馍馍”。(孙磊 张庆慧)

总策划:杨秀初

主 编:梁祖江

策 划:刘 韵

责任编辑: 邓 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