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尘封书籍海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今天小编要带给大家的文章是有关于马其顿王朝最后的成员——塞奥多拉皇后。在这位皇后去世以后,这个著名的王朝也最终枯竭衰败。话不多说,快点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内容吧!
1055年1月11日,君士坦丁九世·莫诺马库斯去世,塞奥多拉再度以自已的名义执掌皇权。她是马其顿王朝仅存的成员,随着她于1056年9月初去世,这个著名王朝的气数最终枯竭。这个拜占庭帝国最伟大王朝的命运真是奇怪。它创建之初就历尽千难万险,以求立足,而其统治末期又苟延残喘,死而不僵、导致其最终惨淡经营了30年。它悄然消逝,无人为其声名远播的辉煌伟业歌功颂德。
濒死的皇后临终任命了朝中主流派中意的一个退休官僚为皇帝,这个人“不适合统治而适应被统洽和受指导”。他就是曾担任“军需大臣”职务的米哈伊尔,他因此也被称为“老军官”或“老将军”。他的登基显然是官僚党人的胜利。行政官员地位的改善似乎还没有结束,特别是元老们被授予各种头衔和赏赐。与此截然相反,皇帝草率地解散了由依沙克·科穆宁和卡塔卡隆·塞考麦努斯等将领统帅的军团。这导致爆发新的事变,被激怒的军事将领们起义反对君士坦丁堡政府。依沙克·科穆宁于1057年6月8日在帕弗拉格尼亚被拥立为皇帝,支持者从小亚细亚四面八方涌向他,在很短时间里,他就率领其部下出现在尼西亚。派遣镇压他的帝国军队被击败,米哈伊尔六世被迫与其对手进行谈判。
由君士坦丁·雷库德斯、利奥·阿罗普斯和米哈伊尔·颇塞罗斯组成的使团受命封授依沙克恺撒称号,承认他为皇帝继承人。这种让步只能促使皇帝的敌人更加大胆,而使自己的支持者失望。正在这时,君士坦丁堡的反对派发动起义反对米哈伊尔,并转而支持依沙克·科穆宁。但是,两大对立贵族势力之间的平衡为第三种势力所左右,这就是将起决定性作用的教会势力。强悍的大教长米哈伊尔·塞鲁拉利乌斯自任为反对派的首领,圣索非亚教宽成为敌视反对政府的中心正是在这里,米哈伊尔六世被迫退位成为修道士,1057年9月1日,依沙克·科穆宁进入君士坦丁堡,旋即被大教长加冕为皇帝。
在过去几十年,每位登基的皇帝都见证了官僚贵族权势的加强,但是,依沙克·科穆宁的登基,却标志着岀现了相反的发展趋势。科穆宁王朝这个首位君主的统治的确是短暂的,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真正努力加强帝国的军事防务。依沙克属于小亚细亚的军事贵族,他致力于建立强大的军事统治。在其发行的货币上,他设计自己佩戴刀剑的胸像。他登基后招待各位元老的宴会气氛冷淡,好像他本人及其军事荣耀是从其前任手里得到的一样。但是同时,他并没有像其对手在米哈伊尔六世统治时做的那样绝对。在他和米哈伊尔六世之间充当中间人的官僚贵族成员们显然认识到形势的变化,因此也适时改变立场,他们此时获得了新的荣誉。颇塞罗斯被任命为元老院的首席元老,雷库德斯则成为帝国政府机构的首相,他在君士坦丁九世时期就担任此职,后来升任大教长职务。然而,依沙克更大胆地采取一些措施以便设法弥补前政府体制造成的巨大物质破坏。瓦西里二世在国库里留下的巨大财政储备早已被挥霍空,皇室的地产也因为慷慨的捐赠而化为乌有。依沙克只好采取了没收产业这危险的权宜之计,他甚至对教会的地产下手。这就导致了他与权大势重的大教长米哈伊尔·塞鲁拉利乌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11世纪,拜占庭教会实力的持续增强反映在米哈伊尔·塞鲁拉利乌斯的政策和其个性方面。拜占庭教会摆脱罗马实现完全独立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他认为同样重要的还有改变君士坦丁堡本身教会和国家间关系。他曾帮助依沙克夺取皇权,并希望后者对他有所回报。皇帝并没有使他失望,以前属于皇帝特权的圣索非亚教堂的管理权此时被移交给这位大教长,皇帝还被迫作出保证,不干涉教会事务。皇帝将负责国家的统治,而教会则完全交给大教长来考虑。如果按照拜占庭观念来衡量,这表明教会权力得到极大加强。这种通过确定两大权力影响势力范围来实现权力划分的意图最终未能实现,因为两者都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皇帝继续没收教会的产业,大教长则继续推行其将神权扩大到世俗领域的计划。
米哈伊尔·塞鲁拉利鸟斯主要是将其各种高级权力建立在“君士坦丁赠礼”上,这个文献此时首次在影响拜占庭发展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说,他曾穿上皇帝的紫色靴子,以废黜皇权要挟皇帝。但是,皇帝也同样充满自信,意志坚定,笃信自己的皇权尊严,结果双方的斗争最终导致两方都下台。最初,惟一至高的皇权使皇帝占据上风。但是,大教长人气甚旺,君士坦丁堡没有任何人敢于以武力对他动粗,直到1058年11月8日,当他离开君士坦丁堡内城去城外拜访一座修道院时,才被皇帝卫队逮捕,接着便被流放他乡。皇帝没有任何办法说服他辞职放弃权力,不得不召集次宗教会议,通过了罢免他的决定。在君士坦丁堡举行这个会议又是个冒险的举动,因此被迫在一个省城举行。颇塞罗斯起草了说明这次迫害理由的文件,他毫无顾忌地谴责其以前的好友犯了他最不可能犯的异端和渎神罪。尽管如此,他还是在此后不久的一个纪念演讲中,赞扬这位大教长是正统教义的杰出捍卫者和所有美德的化身。会议决议尚在起草期间,米哈伊尔·塞鲁拉利乌斯就去世了。君士坦丁·雷库德斯被任命担任大教长一职,而颇塞罗斯则升任首相。
表面看来皇帝似乎取得了胜利,但是不久他就发现,过世的大教长作为一个殉道者,比他这个活在世上的对手更具威胁力。大教长去世后,民众强烈的怨恨在其精神领袖的煽动下沸腾起来,人民和教会的仇恨相当激烈,而官僚贵族的反对则火上浇油。皇帝的地位江河日下,最终使皇帝感到巨大的压力。两年前,教会联合军事贵族推翻了米哈伊尔六世,如今教会又联合敌对的官僚贵族领袖推翻了依沙克·科穆宁。1059年12月,当他病势沉重、情绪低落之际,在颇塞罗斯的紧急劝说下,他宣布退位,进入斯图迪特修道院成了一名修道士。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看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呢?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的话可不要忘记给我们点赞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给我们的建议也欢迎大家发表在评论区,小编都会仔细看的。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