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7年6月,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将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虽然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但为之后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却埋下伏笔。印巴问题是政治问题、军事问题、亦是宗教问题,二战后的印度在多数派印度教徒和少数派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特别是当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领导者的全印穆斯林联盟鼓吹的“二民族论”,强烈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分离。

1947年6月,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将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虽然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但为之后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却埋下伏笔。

印巴问题是政治问题、军事问题、亦是宗教问题,二战后的印度在多数派印度教徒和少数派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特别是当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领导者的全印穆斯林联盟鼓吹的“二民族论”,强烈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分离。两种意识形态的分治,带来的只能是国家的分裂。

而尴尬的局面发生了,划分边界的工作是独立当天由英国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担任,在匆忙之下有些地区划分得过于模糊,导致大规模的混乱。居住在对方国境内却意识形态不相同的人当然要迁徙到相符合的地区,于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需要迁移的人们产生经济苦难和抵触心理。

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空前的冲突,在途中双方的人员相遇,彼此都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本应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但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也不知识谁动手,最终升级成两派教徒间的厮杀,据不完全统计在冲突中至少50万人丧生,12000000人无家可归,在加尔各答由于甘地的努力屠杀得到抑制。即便是在之后的日子里,许多宗教移民在来到印度或巴斯基坦都面临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因宗教和种族问题而发生的血洗时有发生。

克什米尔地区的情况更为复杂,按照实现协商好的规定各土邦可按自己的宗教信仰选择加入哪个国家,克什米尔地区的八成群众皆是穆斯林,而贵族阶层则是信仰印度教的,从原则上来讲应当加入巴基斯坦。可该土邦的上层领导人和印度方面的暗箱操作,让克什米尔归属印度,双方就此展开第一次印巴战争。

印巴冲突是政治冲突、军事冲突、更是宗教冲突、信仰冲突、民族冲突。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这不仅是牵扯到周边大国的利益,更对于两个拥核的国家解决纷争一事,更给小心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