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個組合,兩張大網:中國5G新玩家入場,電信業變局開始了

中國5G運營商“2+2”格局落定。

中國電信產業格局迎來實質性變化: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聯手之後,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新組合也宣佈,共建共享5G網絡。中國5G運營商,“2+2”格局初定。

5月20日,中國移動(00941.HK)發佈公告稱,公司近期接獲母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其已經與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廣電)訂立有關5G共建共享之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聯合確定網絡建設計劃,按1:1比例共同投資建設700MHz 5G無線網絡,共同所有並有權使用700MHz 5G無線網絡資產。

雖然是業界預期已久的牽手,但靴子真正落地,市場依然振奮。

5月21日,在港股上市的中國移動大漲逾3%,A股的諸多廣電系股票更是湧現漲停潮。

那麼,這次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牽手,對兩家企業分別意味着什麼?中國廣電是否還有單獨建網的可能?對中國電信產業格局會產生哪些深遠影響?對於上游產業鏈來說,超滿訂單的預期是否會落空?針對這些焦點問題,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多名業內人士。

對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意味着什麼?

中國移動喫下定心丸,佔據未來十年競爭優勢先機

中國廣電零週期拿下覆蓋全國的移動通信服務能力

業界對於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聯手建網,可謂早有預期。

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之後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宣佈共建共享5G網絡,被認爲是影響中國5G發展的“重大事件”,當時外界即有分析認爲,建設5G網絡需要鉅額投資,且要避免重複建設,對於“後來者”中國廣電來說,要想快速、成功推進5G商用,共建共享5G網絡是一個穩妥的選項。而在聯通和電信牽手之後,中移動已成中國廣電聯手的不二人選。

根據中國移動披露的信息,在這次前述的協議中,中國移動向中國廣電有償提供700MHz頻段5G基站至中國廣電在地市或者省中心對接點的傳輸承載網絡,並有償開放共享2.6GHz頻段5G網絡。中國移動將承擔700MHz無線網絡運行維護工作,中國廣電向中國移動支付網絡運行維護費用。在700MHz頻段5G網絡具備商用條件前,中國廣電有償共享中國移動2G/4G/5G網絡爲其客戶提供服務。中國移動爲中國廣電有償提供國際業務轉接服務。

這樣的合作,對兩家公司意味着什麼?

“這將顯著加快中國5G建設的進度。中國廣電拿出了700MHz頻段,中國移動承擔700MHz無線網絡運行維護工作,中國廣電向中國移動支付網絡運行維護費用

,這讓中國移動喫下定心丸,佔據未來十年競爭優勢先機

。中國廣電單獨建網不可逾越的障礙是它沒有2/3/4G網絡,所以中國移動不僅向中國廣電有償提供700MHz頻段5G基站至中國廣電在地市或者省中心對接點的傳輸承載網絡,還有償開放共享2.6GHz頻段5G網絡。” 電信研究分析師陳志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不是純粹的商業合作,也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而是國家信息通信領域的一次制度創新改革。

陳志剛進一步解釋,通過此次與中國移動的共建共享,

中國廣電幾乎是零門檻、零週期具備了覆蓋全國的移動通信服務能力

,通過中國移動向其開放2/3/4G網絡,中國廣電立即擁有了完整的移動業務能力。700MHz產業成熟週期大大縮短,也將讓中國廣電面對國內的手機廠商、設備商以及在國家標準化組織的話語權增大。另外,縮短了中國廣電5G網絡建設、運維、運營人才體系建設和培育,畢竟在這些方面,中國移動已經積累了20年經驗。

對於中國廣電來說,實質性切入下一代電信市場,纔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官網資料顯示,中國廣電是根據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整合有線電視網絡,組建國家級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精神,經國務院批覆,由中央財政出資,於2014年5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的中央文化企業。中國廣電由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財務關係在財政部單列。

電信分析師付亮也向澎湃新聞記者分析,從中國移動角度來說,可以使用700MHz解決邊緣地區覆蓋問題,從中國廣電獲得不少收入,能在第三張網擁有很高比例的股權。對中國廣電來說,首先是解決了網絡問題,將來會有700MHz 頻段5G網絡,而在這個頻段商用之前,中國廣電可以使用中國移動的現有的網絡爲客戶提供服務。其次,700MHz頻段的網絡建設、維護問題也迎刃而解,外包給中國移動,這大大降低了中國廣電的一次性建設投資。

天風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唐海清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雙方合作建網是一個很強的雙贏,最受益的還是中國廣電,對中國廣電來說,儘管付出了700MHz頻段,但以比較低的成本獲得了一個很好的網絡。

700MHz頻段的價值有多高?

在業內人士嚴重,700MHz頻段堪稱

“黃金頻段”。

一位運營商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頻率越低覆蓋範圍越廣,穿透障礙物的能力越強,信號衰減也越低,因此700MHz被認爲是“黃金頻段”,早在4G建設時期,中國移動就一直希望700MHz能成爲TD-LTE頻段。2019年6月,工信部發放5G商用牌照,“黑馬選手”中國廣電獲得一張5G商用牌照,並可合法使用700MHz、4.9GHz頻譜資源。

“700MHz頻段比2G時代的800MHz還低,組網成本也更低。2G時代,上海的2G宏基站2000個就夠了,但在5G時代,截至今年1月份,上海就已建成1.6萬個5G宏基站。”該人士說。

有業內人士曾經估算,使用700MHz頻段建成全國5G網絡只需要40萬座基站,而三大運營商需要建600萬座5G宏基站。

唐海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700MHz頻段確實有更好的覆蓋性,尤其在未來物聯網時代。對移動中長期來說,通過建設700MHz頻段網絡,可以在互聯網時代構築競爭優勢。

陳志剛也告訴記者,700MHz頻段將大幅降低中國移動整個5G網絡的建設成本,在建網覆蓋的深度和廣度上得到發展。

事實上,在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宣佈共建共享5G網絡之前,工信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已經針對700MHz頻段展開清頻。

今年4月,工信部發文明確,702-798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調整用於移動通信系統,並將703-743/758-798MHz頻段規劃用於頻分雙工(FDD)工作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不再受理和審批702-798MHz頻段內新申請的廣播業務無線電發射設備的型號覈准許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不再受理和審批702-798MHz頻段新申請的廣播電視發射臺(站)設置、使用許可。

今年3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專門就全國地面數字電視700兆赫頻率遷移工作開工作會議,而中國廣電也已在做全國範圍內的清頻工作。

中國5G變局:四張牌照兩張大網

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這次牽手,對於中國5G網絡的格局顯然也將產生影響。

去年9月,中國聯通已宣佈,將與中國電信在全國範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雙方劃定區域,分區建設,各自負責在劃定區域內的5G網絡建設相關工作,誰建設、誰投資、誰維護、誰承擔網絡運營成本。5G網絡共建共享採用接入網共享方式,核心網各自建設,5G頻率資源共享。

這次移動和廣電聯手,讓中國5G網絡2+2的格局落定。

前述運營商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以後中國5G基本是兩張大網,一張是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網絡,一張是以中國移動爲主的網絡。目前牌照是4張,未來可能會有變化。5G網絡90%的投資在無線網上,核心網投資較小,一家運營商在一線城市投十幾個億就可以建好核心網,但無線網是幾十億、幾百億地在投資。因此,在無線網投資方面同樣是分兩塊,一個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陣營,一個是中國移動中國廣電陣營。”

陳志剛表示,從國家產業結構的設計上,兩張網是基本制度安排。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的合作,也標誌着中國電信運營行業進入事實上的“雙寡頭壟斷競爭”格局的新時代。“在競合上,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兩聯盟的競爭將會從價格競爭向生態競爭轉移,從價格、服務、網絡、內容、業務等多維度、多層次地展開全方位的競爭,同時也會展開深層次的合作。運營商的市場集中度再次提升,面對設備商的議價能力整體提高,不影響面向用戶的議價能力。運營商會繼續受到提速降費影響,因此雙寡頭壟斷格局不能帶來‘提價’能力。”

唐海清表示,5G時代從大的概念上說分成兩張網也沒錯,當然這裏面涉及的網絡會比較多,還包括2G/3G/4G等。從大的產業格局來說,確實能減少重複投資,提升整個網絡的負荷範圍,對整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一個完善和覆蓋的這個管理性應該來說還是有利的,社會的外部效應比較強。

牽手之後:中移動和中國廣電保持各自品牌和運營獨立

雖然是兩張大網,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和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同業態合作相較,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的合作的一大特點是優勢互補。

中國移動成立於2000年,目前是全球網絡規模最大、客戶數量最多的電信運營企業,註冊資本3000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超過1.7萬億元人民幣,員工總數近50萬人。

而中國廣電應中央網絡強國、三網融合戰略而生,是廣電網絡參與三網融合的市場主體,是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主體,是全國有線電視網絡互聯互通平臺建設運營的主體,是廣電移動網的建設運營主體。

兩者差異明顯。

“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合作打開了兩家企業深度融合的口子,兩個生態從對立、對抗走向合作、融合,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會成爲連接兩個生態的聯結點。”陳志剛說。

從中國移動公告來看,在5G合作方面,雙方將保持各自品牌和運營獨立,共同探索產品、開展內容、平臺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並開展渠道、客戶服務等方面合作運營。

中國廣電有豐富的媒體內容和傳播渠道。

在5月17日的2020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廣電副總經理曾慶軍表示,中國廣電將着力打造具有廣播電視特色,集移動通信運營、融合媒體傳播、智慧廣電承載、智能萬物互聯、國家公共服務、綠色安全監管於一體的5G新網絡。中國廣電重點圍繞傳播內容和傳播流程方面發力,嘗試5G技術、內容平臺與商用模式的組合創新。目標打造媒體+5G融合發展模式,推動廣播電視人人通、終端通,促進從看電視到用電視的轉變。廣電將從視頻內容和科創文創出發,做好大小屏融合、多屏/跨屏服務,提供超高清4K/8K、虛擬/增強現實VR/AR、物聯網等新業務新業態,滿足人民羣衆新需求新期待。

作爲基礎運營商的中國移動則相信,和廣電訂立5G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可發揮5G技術、頻率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集約高效地實現5G網絡覆蓋。推動雙方在內容方面合作,共同打造“網絡+內容”生態,達成雙方互利共贏。

當然,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之間雖是深度合作,但它和聯通、電信組合之間的壁壘也沒那麼深。

一位不願具名的運營商內部人士即提出,“三大基礎運營商的集團公司跟各分公司是隸屬關係,而各地的廣電公司是‘諸侯割據’,資本結構複雜,有些還是獨立公司。雖然已有政策要讓中國廣電聯合省級網絡公司、戰略投資者共同組建‘全國一網’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將由中國廣電主導,對各省網公司按母子公司制管理,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移動發佈與中國廣電訂立有關5G共建共享之合作框架協議的第二天——5月21日,海南廣播電視總檯(集團)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正式簽署5G融媒體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積極開展5G環境下的視頻應用和產品創新。未來,海南廣電將在技術上不斷加強與電信5G的深度合作,共同開發省內高質量旅遊、演唱會、體育賽事、文化論壇5G高清VR直播運營服務平臺。

產業鏈上游影響:短期內蛋糕未變小,電信設備採購市場的紅利提前釋放

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的牽手,對於上游產業鏈來說,超滿訂單的預期是否會落空?

唐海清認爲,中移動和廣電合作建網並不會使得5G總投資規模減少多少。“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合建一家5G網絡,投資就沒有減少多少,原因是合建這張網比他們單獨建網覆蓋範圍要廣和網絡承載量大。”

“當然,如果中國廣電要單獨再建一張網,那麼對上游產業鏈的投資拉動更大。但資本市場之前也並不相信廣電會單獨再建一張很大規模的網,從它的資金實力,到面臨的競爭,也包括投入產出比等,不太會幹這件事,所以說合作建網反而把這事確定了,整個產業落地可行性大幅增加了,變成了一個紮實的利好,而不是這比之前僅僅是理論上的空間。”唐海清這麼認爲。

前述運營商內部人士也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市場預期的大蛋糕未必會縮小。

“現在正在快速推進5G,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的合作,加速了中國廣電在5G建設方面的投入,短期內,對於華爲、中興等企業是重大利好。另外,產業鏈上企業應該早有準備,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合作猜測已持續較長時間。”

受訪者普遍認爲,中國廣電未來應該不太會獨立建網,“沒有必要,兩方約定共建共享是11年。”

陳志剛說,電信行業的基本特點是重資產、長週期,具有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產業特徵,選擇獨立建網的經濟價值不高,資本從哪裏來也將是個大問題。另外,從運營模式上來說,中國廣電以“輕資產”的模式開展運營,很可能十年之後,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會在各個環節融爲一體,若再次獨立建網,傷筋動骨。

在他看來,這次電信運營商的競爭格局從“四人麻將”變成了“二人轉”,“從產業格局方面來講,一是中國5G建設進程將極大縮短,爲新基建大發展提前鋪平道路。二是內容生態制度紅利或釋放,如果中國廣電能夠抓住5G這一波紅利,將有助於讓‘有商業模式的5G時代’提前到來,高清互動視頻內容的創新將迎來一波新機遇。三是電信設備採購市場的紅利提前釋放,對國內設備商,尤其是華爲至關重要。四是終端廠商需要考慮如何支持700MHz,誰能夠短期內拿出產品,誰就有可能在5G時代成爲新的‘小米’。”陳志剛說。

據瞭解,目前,中國廣電已聯合北京歌華、浙江華數、東方明珠、廣科院、規劃院基於廣電5G+8K技術實現北京、杭州、上海等三地聯動直播。此外,中國廣電5G移動終端即將面向通信市場發佈。

而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簡勤近日表示,目前,中國移動已建成5G基站12.4萬個,覆蓋56個城市,發展5G套餐客戶突破5000萬,成爲全球5G網絡覆蓋最廣、5G客戶規模最大的通信運營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