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寫了一本書《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她在書中說,有時候父母望子成龍的高壓式教育,會讓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這類孩子出了什麼事都會第一時間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鄭爽便是最典型的代表,無論何時,她都想做到最好,但客觀來說,她在同齡人中已經相當優秀了。鄭爽這兩年一直和爸爸一起上各種節目,從她的表現中看得出她也在掙扎,她希望能與自己和解,能跳出父母愛的束縛,找到自己最舒服和最自我的狀態。

原標題:和家人在一起時,我發現鄭爽的快樂又回來了

這兩天在微博上被安利了騰訊的一檔獨居生活觀察節目——《讓生活好看》。

鄭爽、許魏洲、柳巖、費啓鳴、伍嘉成紛紛在節目中展現了各自的獨居生活。雖然小哥哥們又帥又有趣,但最吸引姨太的還是鄭爽妹子,尤其第二期,他們家人實在是太好笑了。

這期,鄭爽邀請了姥姥、三個姐姐和弟弟來家溫居。以往姨太經常能看到爽妹子和父母相處時的狀態,但和兄弟姐妹一起出鏡還是頭一次,感受這樣的年輕組合很有看頭。

先來說說三姐,鄭爽的三姐超級豪爽,剛到小爽新家門口,就來了一句“天王蓋地虎”的開門暗號,迅速點燃了鄭爽的快樂,還沒開門,鄭爽臉上就笑開了花,連伍嘉成都驚歎“她是看到了誰這麼開心。”看到後面才發現,這姐姐完全是長在了鄭爽的笑點上。

有趣的家人,是鄭爽快樂的源泉。

溫居之前,小爽先帶家人蔘觀了一下新家。第一站是小爽的衣櫃,女孩都有一顆愛美的心,更何況是女明星的衣櫃,於是,屬於四姐妹的時尚趴體就這樣開始了。

大姐、二姐看見帽子、頭花紛紛上頭。被一家人譽爲“時尚寵兒”的三姐,雖然看上去一臉不屑,一副我纔不想試裝的樣子。但她的小情緒一眼被貼心的二姐看穿,drama且走心的呼喚了一聲“fashion的你,快來”。大姐也挑了個紅色頭花跟三妹說:“來,寵兒試一下這個”。三姐的小情緒立刻消失,任由大姐安排。幾個人的日常互動真的又搞笑又有趣,東北姐妹的日常我真的可以看一整天,跪求這一家子開個短視頻號,我一定天天雙擊666。

紅頭花、綠髮帶,東北三姐妹展示出時尚女人的穩準狠,隨你挑什麼飾品,我都能駕馭。紅綠無敵的姐妹搭配,還被憨厚弟弟無底線捧哏“真美”,一旁圍觀的鄭爽被他們逗得倒在牀上哈哈大笑,看到這裏,我甚至有些明白鄭爽爲什麼會邀請家人來溫居,因爲真的太!歡!樂!了!

一直被“團欺”的弟弟也憨憨的,女孩子的衣櫃裏實在找不到自己的style,於是拿起鄭爽的襪子說這個挺適合我的,結果鄭爽直接慌了,衝着弟弟說起了東北繞口令:“你怎麼還上來了,誰邀請你上來了,這有你玩兒的嗎?你說你一個男的你還上來幹什麼玩意兒來了。”東北話懟弟弟也是不帶重樣的。

鄭爽的大姐和三姐簡直是歡樂製造機,兩人時不時的就會開啓互懟模式,“你幹哈”,“你咋了”,“咋回事”,“你要咋地”的暴風式洗腦,讓姨太東北話上升十級,完全,上頭。

不僅鄭爽的姐弟團超級歡樂,綜藝感十足,就連東北籍狗子小枸杞也都充滿十足的綜藝感。上一期,枸杞對鄭爽的大熊玩具一見傾心,奮力搶奪,幸虧鄭爽“拼命相救”,大熊玩偶纔沒被大卸八塊。第二期小枸杞被鄭爽抱在懷裏,被迫營業,胖乎乎的臉一顰一笑都是表情包,不愧是娛樂圈狗子分隊的頂流綜藝狗了~

創造力爆棚的鄭爽在家建沙灘,領導力滿分

爲給生活增添幾分色彩,有人選擇改裝家、有人選擇買些裝飾品點綴家,但你聽過有人在家裏造沙灘的麼?這不僅是個想法,在這集裏,鄭爽還把它實現了。在家人的支持下,鄭爽搖身一變指揮員,迅速開始分工,井井有條。當然所有的重活都是弟弟幹~~(95後小弟:終究是我一人抗下了所有)

爲了把沙灘佈置的均勻,鄭爽腦洞大開,也非常有邏輯性的安排調動大家。先是按照她的操作指揮方法省時省力平鋪承接沙子的布,緊接着爲了減少工作量和加快效率,直接從上層的窗戶向下倒沙子,在最有效率、最省人力的情況下,把這件事完成了,膽大又謹慎,通過這件小事兒有些對小爽刮目相看了。

大家總以爲鄭爽是活在自我世界裏的人,但和姐姐們一起幹活的時候,她表現的非常細心,時時刻刻觀察着四周,看到二姐在玻璃上施工,就急忙拿來塑料墊給她墊着,擔心她滑倒。鄭爽的領導能力也在這場沙灘聚會中一展無遺,她可以給每個人明確的分工,也十分清楚每一步怎麼做,儼然一個全局操盤手的模樣。

在外人眼裏,鄭爽特別自我,但家人一直都是她心裏的牽掛。鄭爽在另一檔節目中展示過手機裏的購物車,上百樣東西,有小彩燈、棉被、消毒棉片、鮮花、廚房去污紙、洗碗的凝珠等等,都是她幫爸媽買的,可以說家裏的每一件小事,她都會記在心上,真·貼心小棉襖。

最好的陪伴其實很簡單:沒有要求,希望你快樂。

這期節目中的鄭爽笑得無拘無束,和第一期節目爽爸爽媽在的時候完全不同。姐姐和弟弟包容和關愛,讓她卸下了防備。姐弟幾人中,弟弟算是陪伴鄭爽最多的人了。鄭爽在橫店拍戲時,弟弟經常做一大堆好喫的送去給她,爲了讓她喫到家裏的味道,感受到家人的關心。

鄭爽雖然經常“欺負”這個憨厚的弟弟,但內心很感謝他的陪伴。而鄭爽從十幾歲開始拍戲,一路以來的艱辛,弟弟和姐姐們也都看在眼裏,鄭爽在娛樂圈工作壓力巨大,大姐告訴她,“當你累的時候,你回頭看一眼,我們這些家人永遠在你身後支持你,只要你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姐姐的話讓鄭爽紅了眼眶,因爲她一直想要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能夠快樂。對她來說,快樂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她是一個常處於風口浪尖的姑娘,不論她說什麼做什麼,總有一羣人指指點點。說她矯情、做作,甚至是對她進行人身攻擊。

不少人覺得鄭爽性格古怪,但其實這種性格的養成除了先天性,也與後天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鄭爽從小就被父母送去學舞蹈學唱歌,接受“軍事化管理”,考試91分還會被批評。她曾經說,當年被送到外地求學,因爲“東北鄉巴佬”的身份,被同學排擠。慢慢地,她養成了孤僻的性格,喜歡自說自話,想說的話只能寫在日記裏。

而鄭爽的父母就像我們身邊的父母一樣,以自己覺得最適合的方式去給予孩子愛。他們對孩子很嚴厲,爲孩子規劃着未來,懷着一顆望子成龍的心,父母們總希望孩子能朝着那所謂的閃光未來去努力,他們認爲這纔是對孩子表達愛意的最好方式,卻沒有發現在關愛孩子按部就班成長的過程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他們並不知道孩子真正要的是什麼,心裏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鄭爽小時候,父親一直要求她,做到他心目中的標準,做不好就批評,家人的認可與誇讚在鄭爽的成長道路上,是缺失的。在此前鄭爽與父親一起參加的節目裏,鄭爽也爲此和父親大吵了一架,生氣的問爸爸:“除開大家對我的評論,咱倆能不能聊點別的。”是啊,在外面工作打拼已經很累了,爲什麼在家裏還要活在別人的評論中呢?

哲學家詹姆斯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鄭爽從小被父母寄予了厚望,揹負着“你必須很優秀”的壓力,卻一直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所以長大後的她成了大家所謂的矛盾體,她一邊追尋認可,一種來自於他人的認可,一邊又希望自己能夠遵循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樣的狀態讓鄭爽成爲大家所謂的矛盾體,擰巴且糾結着。

就像前幾年有粉絲認爲鄭爽胖,她得知後便開始減肥,導致整個人瘦脫了形。那時爸爸看見她瘦成那樣很心疼,鄭爽卻說“我也很想多喫點,可是成爲一個大胖子誰還喜歡我。”鄭爽活在粉絲的目光裏,父母的目光裏,偏偏沒有活在自己的心裏。她的擰巴,她的執拗和古怪都是她最真實的自我掙扎。

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寫了一本書《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她在書中說,有時候父母望子成龍的高壓式教育,會讓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這類孩子出了什麼事都會第一時間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鄭爽便是最典型的代表,無論何時,她都想做到最好,但客觀來說,她在同齡人中已經相當優秀了。

而父母的嚴格要求和不輕易示愛,也讓鄭爽內心充滿了對愛的渴望,可她偏偏又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她每段戀情中,時而卑微時而強勢的表現,都是一個不知道如何去愛的孩子在進行的試探。她太缺乏安全感,想要通過不停的作來試探對方是不是真的能給予自己愛。

鄭爽的父母希望她與衆不同,小的時候就告訴她“你要做一個不平凡的人”,鄭爽把媽媽的話記在心裏,一直努力着即使她很累。所以鄭爽在節目裏說,“我不想要功成名就,我只想快樂。”

也許鄭爽最大的快樂,就是能得到父母的一句肯定,偏偏很難。

父母希望兒女堅強,摔倒不準哭,有痛苦要忍着,殊不知,能夠示弱,能夠摔倒後被父母抱在懷裏撒嬌纔是孩子們需要的愛和保護。

和解,是最積極的成長方式。

很多被父母嚴厲的愛壓痛的人在長大後,多多少少都會被性格缺陷所困擾,對原生家庭的口誅筆伐也是近兩年的熱門話題。哲學家阿德勒說:“真正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埋怨父母並沒有意義,真正的成長是從過去的經歷中發現真實的自我。

鄭爽這兩年一直和爸爸一起上各種節目,從她的表現中看得出她也在掙扎,她希望能與自己和解,能跳出父母愛的束縛,找到自己最舒服和最自我的狀態。這次在節目中嘗試獨居生活時,她也說要找到精神上的獨立,這是鄭爽釋放出的成長信號。

很多人都看着這個姑娘一路跌跌撞撞的走來,她的經歷也折射出很多現實問題。一批又一批孩子在父母愛的重壓下成長,他們揹負着不堪重負的期望,忘記了快樂的模樣。鄭爽說的是自己的心裏話,也是這類孩子的心裏話:“我不想要功成名就,我只想快樂。”

父母的愛,無法說清的對錯,只希望他們能放開那些所謂的爲你好,抱抱孩子,告訴他們:我愛你,不是因爲你優秀,是因爲你就是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