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方世界吹爆的《小丑》到底神在哪?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扒一扒這部神劇。

電影中的哥譚是一個絕望的社會。犯罪橫生,貧富分化,矛盾極其激化。電影在開場的第一個場景就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一點。豐富的畫外音爲我們展示着大街上的衆生相。廣播播報中闡述着城市每天生產着上萬噸的垃圾。

當鏡頭隨着小丑一同在大街上游蕩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城市有着比現實更沉重的醜惡:道德崩壞、禮樂崩壞,城市的地鐵站猶如墳場。醜陋恐怖的畫面和事情時常在這裏發生,這裏的一切都是對社會的惡的放大。沒有這種放大就不會有電影中這座絕望到讓人喘不過氣的罪惡都市。這是電影中的設定,如果你接受不料這個設定那故事中的一切就無法說服你。每一個電影,哪怕是普通的犯罪片都有自己的設定,更何況這是一部漫改電影。

如果我們非要套用現實,當然可以找到幾火車的槽點。並且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說:現實世界雖然有很多地方讓人絕望,但遠遠沒有《小丑》裏面那麼誇張。這就是電影的設定就像科幻電影一樣,小丑雖然不是科幻,他更現實但又不代表他就是現實,他要讓他的故事成立,所以需要把現實的一些元素進行放大,如果我們接受不了這個設定,或者把他當做完全的現實。像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和《駱駝祥子》那樣期待,我們自然會覺得小丑的轉變無法說服我們,這也是很多人對小丑批評的主要點之一。他們的理由是小丑不那麼現實,完全沒有說出“人人是小丑”的效果。但電影從來沒有表達過這是現實。小丑這個人和電影的環境一樣都有着自己的設定。

一個生活中的loser,人們眼中的笑話,永遠被忽略,永遠沒有存在感。 路人欺負他,同事出賣他,主持人嘲笑他…… 所有人都不在乎他,把他當成空氣。 他從來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存在過,他唯一的願望就是他的死比他的人生更值得。 他不是小丑,人們卻說他是沒用的小丑; 他真正有病,人們又希望他假裝沒病。 於是,他決定再也不要做他人生命中的過客,他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 你說我是小丑,我就做小丑給你看。 誰出賣我,我就讓他知道出賣我的下場; 誰把我當做笑話,我就讓他再也笑不出來。 曾經他戴上面具,總想爲他人帶來歡笑; 如今他卸下僞裝,只想活出自己的人生。 他是人們眼中的失敗者,也成了另外一羣人心目中的英雄。 他在世界舞臺翩翩起舞,宛如一名藝術家。 以前他認爲自己的生活是一出悲劇,現在他意識到,它是喜劇!

小編我覺得這部電影真正的恐怖在於代入感,當小丑對着地鐵裏的那兩個工薪男人開槍時,我覺得很爽!當小丑用枕頭把那個始終存在幻想中的母親悶死時,我覺得很爽!當小丑一刀捅死那個卑鄙的同事時,我覺得很解氣!當小丑在脫口秀上對着娛樂大衆娛樂底層的主持人射擊時,我覺得就應該這樣!

想必我們的心中都住着一個小丑,只是它還沒有爆發,這是人性的恐怖,也是隨着社會發展的陰暗面,歷史總是相同的,總有一天會迎來這大清洗的時刻,這纔是恐怖的根源所在。

今天的影評小編就分享到這裏了,我們明天再見吧,如果各位小夥伴喜歡小編寫的影評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再走,小編我每天都會更新一些新的影評哦!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