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意思是说,在写字之前就要考虑古人在写字时的心境是什么,写字过程中是如何表现他们的思想情感,如果能大体能掌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学习起来就会更加方便和容易,尤其是能有效地把握古人书法的气韵。还有一种例外,那是真正的竞技比赛,这个技就是学习古人的,基本上跟古人一模一样的字形、笔法,如果有可能的话,这样的作品评委会二话不说就提了上来。

书法比赛是常有的事,但想要在书法比赛中胜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除了参赛者人数甚多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手如云。经常有人说,书法大赛其实就是一个关系比赛,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但也未必都是这样的。有些真正写得好的书家,人家完全不靠关系可以进入到比赛的最后一场而合到展览名次。

但是,书法比赛有时候也不一定都是竞技比赛,以前包括国展在内的一些比赛中,有的作品并非都是竞技(比赛技法),而是一种对作者综合素质的考察,尤其是技法、墨法和意境的考察是有的大展中的主要方向。还有一种例外,那是真正的竞技比赛,这个技就是学习古人的,基本上跟古人一模一样的字形、笔法,如果有可能的话,这样的作品评委会二话不说就提了上来。

在第三届全国册页书法展中,有一位作者用孙过庭《书谱》体写了一本作品,就入展或是获奖本次比赛的名次中。这本作品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所创作的字形与《书谱》中的字形完全一样。如果不注意细看,别人都会认为是《书谱》,吓人一跳,这样的功夫真的是很厉害的,《书谱》中有的字,他写得惟妙惟肖,《书谱》中没有的字他自己会创造,而创造的字形则与《书谱》中的字形气度完全一致,实现了无缝连接,这是人家的真正的水平和能力。我们可以想一下,以前有人总是说,如果让王羲之参加当代书法展览,也不一定能获奖,这样的说法时有偏颇,我们不能否认评委的眼光,他们的眼睛是很厉害的,这位作者获奖就是一证。

二是笔法的相似性。《书谱》中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干净、劲健,不拖泥带水,切笔、收笔、行笔,等,例如书写一个笔画有三个过程,起笔、行笔和收笔,这三个动作在《书谱》中自有它的特点,而这位作者把这方面的笔法把握得十分到位。作为评委来说,他们考察的不仅是字形,更重要的是笔法。由于笔法到位,这样的作品就很容易胜出了。

三是气韵的到位。《书谱》本是古人所写,古人写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这需要学书者要认真体会才是。有人说:“学习书法要与古人对话。”其意思是说,在写字之前就要考虑古人在写字时的心境是什么,写字过程中是如何表现他们的思想情感,如果能大体能掌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学习起来就会更加方便和容易,尤其是能有效地把握古人书法的气韵。

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作品在书法学习中并没有过多的巧妙方法,而是通过大量临摹、用心体会、反复琢磨,才会有如此能力。有的人认为,学习书法不能拘泥于一家一体,要善于入帖,更要善于出帖,出帖其实就是书法创新,如果单纯地从这幅作品中考察创作水平的话,其实还是较为欠缺的。为什么会这么说?这是因为书法创新至少不是对古人书法的复制,更不是搬运。如果要说这幅作品有什么缺点的话,这可能是它最大的不足。

学习书法还要涉及多家,不能只抱着一本字帖,否则笔法是单一的,也是单薄的。我们从古人学书的路子上来看,他们都是融汇各家最终而自成一体。只有学习多家,人的眼界就会宽阔,思路也会敏锐起来,书法创作时才会应用自如。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