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只要父母平时在孩子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注意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多去思考,让他运用他的理解能力去接受知识,这样,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平时也要注意引导孩子,让他多积累一些知识和经验,并想办法开阔孩子的眼界,以便提高他的理解能力。

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不上,是因为理解能力太差了。例如小燕今天就对我说,她那读三年级的女儿,平时无论是做作业还是考试,语文每次都是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出错;而数学则是在应用题上失分。

小燕说,以前,她总以为女儿是因为粗心大意、没认真读题才出错的。然而,后来耐心地陪女儿做了几次作业后,她才发现女儿出错并不是因为粗心,而是因为理解能力差。因为有的题目,她让女儿读了几次,女儿依然理解不了题目的意思,有时甚至连题目问的问题是什么,她也搞不清楚。

因此,小燕感到非常苦恼,她很想知道,平时应该怎样引导女儿,才能让她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呢?

我们知道,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就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然而,除了记忆力之外,理解能力对于孩子学习能力的提升来说,也是很关键的。如果父母只强调孩子的记忆力,而忽略了孩子的理解能力,那么,孩子的学习能力即使提升,也是有限的。

有一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只要记忆力好,背的书够多,那么他的理解能力也会跟着提高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如果孩子习惯了死记硬背,对于自己所要学的知识一知半解,那么,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就容易浮于表面;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也不会灵活运用的。

四种方法,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

既然理解能力这么重要,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呢?

其实,只要父母平时在孩子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注意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多去思考,让他运用他的理解能力去接受知识,这样,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的。

具体应该怎样做呢?父母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让孩子多实践

“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尝”,父母想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那么,可以鼓励孩子从生活实践中开始。平时,父母可以多为孩子创造一些感受和体验的环境条件,让孩子的知识和经验都慢慢地积累,这样,孩子的理解能力,也会随着经验的地多,而慢慢地提高了。

例如,孩子没有吃过芒果的时候,无论别人用什么方式告诉他芒果的味道,他也没办法理解。但是,只要让他吃一次芒果,那么,下次别人一提起芒果,他就能想起那种味道了。

二、让孩子多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平时也要注意引导孩子,让他多积累一些知识和经验,并想办法开阔孩子的眼界,以便提高他的理解能力。

父母平时可以鼓励孩子多阅读;孩子阅读的时候,鼓励他多思考;遇到好词好句,鼓励他摘抄下来;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鼓励他去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这样,孩子的知识量就慢慢地得到储备了。

如果有条件的话,父母可以趁着节假日,带孩子到外面走一走,以便开阔孩子的眼界,扩宽他的视野。

三、鼓励孩子多动手

父母想要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还要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实践。很多问题,只有孩子自己亲身经历过,他才能更好地理解。

例如,孩子想知道鸡蛋是怎样从液体变成固体的,那么,父母不妨让他亲自煎一煎鸡蛋;孩子想知道被雨淋成“落汤鸡”是什么感觉,那么,父母可以让他去淋一次雨,体会体会。这样孩子自然会加深理解和认识了。

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强,喜欢向父母提很多问题。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倾听,而且,无论孩子的问题多幼稚,父母都要认真回答,不能敷衍孩子,也不要误导孩子,如果父母答不出来,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暂时回答不了,需要去查资料后再告诉他。

父母平时即使再忙,也不要因为觉得不耐烦喝止孩子的提问,以免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只有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才能提高孩子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结语: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的时候,要注意对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耐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暂时不能理解,而对埋怨和指责孩子。

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对于不同领域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样。父母的正确做法,是想办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孩子分阶段地慢慢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