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盟軍在阿登地區的部署其實很弱,因爲盟軍根本沒有想過1944年的希特勒和德國軍隊還能夠組織起有效的力量進行反攻。所以當時的德國軍隊雖然擁有一個縝密的軍事計劃,但是奈何盟軍的軍事力量太過強大,當時的希特勒也已經屬於落日餘暉。

最後一次反攻計劃遭德國將領反對,希特勒仍一意孤行釀成敗局
文/無計讀史
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展開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上的最後一次反攻。事實上,在反法西斯同盟從諾曼底登陸之後三個多月的時間,德國軍隊在西線戰場上的兵力其實已經只有49個師了,並且每一個師的兵力都不足標準師團的一半。1944年德國軍隊的狀態與1940年對比的話簡直是天壤之別。
但顯然,此時的希特勒並沒有認清自己的形式,仍然在醞釀着反攻的機會,希特勒的計劃本身堪稱完美,但唯一可惜的就是德國軍團,已經今非昔比,完全沒有實力去支撐希特勒的夢想。希特勒想要通過阿登戰役拿下安特衛普,安特衛普是盟軍在西線作戰當中的重要補給港口,而且希特勒一旦拿下阿登地區,將意味着徹底把盟軍分裂成兩個部分。如此一來,希特勒就有更多的籌碼坐在談判桌上與盟軍進行叫板,還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和兵力去對付東線戰場上的蘇聯軍隊。
但當希特勒把自己的天才計劃公佈給德國作戰指揮部的時候,很多德國的將領對此並不買賬,他們想要讓這位桀驁不馴的統領認清當下的事實。但當時的希特勒顯然是打定了這個主意,不論誰勸說都沒有效果。1944年12月16日,希特勒還是拼湊出了20多萬的德國軍團,想要以此成爲自己翻身的機會。盟軍在阿登地區的部署其實很弱,因爲盟軍根本沒有想過1944年的希特勒和德國軍隊還能夠組織起有效的力量進行反攻。
在阿登地區的五個實力較弱的美軍步兵師,在第一時間成爲了希特勒的目標。面對突然反攻的德國軍隊,美國軍隊一時之間不知所措,所以在阿登戰役開始的階段,美國軍隊的傷亡是極其慘重的。但隨即美國軍隊最高指揮官就實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予以應對,因爲當時德國軍團已經把美國軍隊分散成兩部分,所以美軍指揮官讓美軍在阿登以北的兵力直接去聽從當時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的指令。而且隨後美軍和盟軍都出動了大量的支援部隊,在整個阿登戰役期間,盟軍所出動的軍隊人數高達70多萬。
所以當時的德國軍隊雖然擁有一個縝密的軍事計劃,但是奈何盟軍的軍事力量太過強大,當時的希特勒也已經屬於落日餘暉。就拿空中方面而言。希特勒原本是答應軍隊3000架的飛機支援,但是在實際的戰爭過程中,德軍出動的飛機只有800架。而且在前期爲了避開盟軍的飛機空襲,德國軍隊還專門在一個雷雨天發動了襲擊,開始了這場戰爭。但在巨大的實力懸殊面前,所有的這一切都只是徒勞,希特勒沒有改變他失敗的結局,而只是讓更多的德國軍人平白地犧牲在了戰場之上。在阿登戰役結束之後,曾經狂傲的希特勒,再也沒有力量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反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