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哥之所以能在步步惊心的朝廷中稳如泰山,靠的无非两点。第一点是康熙老爷子的赏识,第二点则是张五哥与十三爷的特殊关系。康熙老爷子赏识张五哥,是因为他对待康熙一心一意,绝不逢迎,而是将自己的心里话抛出来给康熙。这让整日活在歌功颂德声音中的康熙如逢甘露,所以张五哥得到了莫大的恩赐,被提拔为康熙的贴身侍卫。
而在康熙驾崩以后,张五哥迅速的判断好了局势,那就是要站在四阿哥胤禛这一边。他带着皇帝的金牌令箭释放出来十三爷,为胤禛顺利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他得以继续在雍正皇帝身边担任贴身侍卫。而在雍正朝,张五哥的地位扶摇直上,他本身虽然只是一个四品的御前带刀侍卫,但是他的妹妹阿兰是朝中最有权力的怡亲王福晋。谁敢小觑这个时时刻刻伴在雍正皇帝身边的男人呢?
但是十三爷的去世却让这个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张五哥的牌不好打了,他必须要另寻出路。特别是在十三爷去世之后,雍正帝的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眼看就要油尽灯枯。如果雍正帝也随着十三爷黯然而逝的话,那么张五哥在朝廷里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到那个时候,自己不过是一个四品的侍卫,自然是任人摆弄。那些以往嫉妒张五哥的人自然是鱼贯而出,极尽嘲笑之能事,说不定还会给张五哥下绊子。人心之险恶,张五哥在刑部的大牢和刑部的公堂之上想必已经领会的很深了。而阿兰虽然贵为福晋,但是她一没有一个说得上话的出身,二又没有为十三爷生个一男半女,她在王府中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所以张五哥必须要在此之前为自己谋一份出路,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一份荣华。他久在雍正身边,焉能不知道雍正与十三爷兄弟情深,十三爷去世时雍正几欲哭死。所以只有向十三爷尽孝,为雍正守卫十三爷陵墓才会让雍正感激。而感激之下必然是雍正对张五哥的厚厚赏赐和对阿兰的殷切看护。而在张五哥辞别雍正的时候,雍正竟然亲自将张五哥送出宫门,还特地赐张五哥黄马褂一件,以示恩宠。
张五哥的选择是对的,雍正在十三爷去世以后,身体也一日不日一日,他在亲手结果了弘时以后。亲笔御书传位诏书,将其置放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雍正的生命也走向了尽头。众所周知,乾隆帝对自己父亲的那些做法是极看不上的,他欣赏的是康熙大帝的那些仁政,时时刻刻向康熙看齐。
就像康熙六次巡幸江南,乾隆也六下江南一样。乾隆登基之后,就对雍正的许多政策进行了修正,对他的用人政策也进行了修正。以雍正自己颇为推崇的三大总督来说(李卫、田文静、鄂尔泰),乾隆则颇不以为意。对雍正遗诏配享太庙的张廷玉,乾隆帝也是极尽羞辱之能事(大概就是为配享太庙一事)。
就连雍正帝重点打击的那些亲兄弟,也统统让乾隆放了出来,然后该加爵的加爵,该升官的升官。老八老九虽然被雍正从玉牒除名,但还是被乾隆给复命。至于先帝的御前侍卫,乾隆帝自然也不会再用,至于他们去哪里,那就由不得他们自己选择了。或是授个小官,或是外放,这和天子近侍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以张五哥的做法是极妥当的,他在乾隆登基之前就远离了朝堂,这样就没有人会把目光再放到他的身上,他也就不会受到他人的攻击。故而张五哥的选择是非常知进退的,是非常明智的,他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的时代到头了。索性自己提前布好退路,以免浪大翻船。
守陵一生,远离朝堂,换来的是余生安稳,后代富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